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鸬鹚 教案

鸬鹚 教案

来源:华佗养生网
21 鸬鹚(第二课时)

浙江省温岭市城西小学 方海丽

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1课

设计理念:

《鸬鹚》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课文从命题上看,容易被人误解为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阅读全文后不难发现,作者要反映的并非鸬鹚本身,他要着力刻画的,乃是一种优美、活跃、欢腾、恬静的水乡景致。课文语言朴实、隽永,节奏舒缓、流畅,有着浓厚的抒情味,是进行语感训练和美育熏陶的极好材料,也是进行美读和吟诵的极好凭借。由

此,本人将这节课的学习主题被定位为:在朗读中对话文本,在想象中丰富文本,在信息中深化文本。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2、感受小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3、体悟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2、感受小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悟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鸬鹚还没开始捕鱼,湖面显得——很平静。而当鸬鹚开始捕鱼,又会出现怎样一番景象呢? 二、体悟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 (一)感受小湖的动态美,

1、自由读2—4自然段,特别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重点句品读,感受人鸟共乐的热闹景象。

(1)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①“一抹”那是怎样的一个动作?谁来示范一下?

1

②生示范。

③的确,这悠然的渔人既不是匆匆地“赶”鸬鹚下水,也不是粗暴地“撵”鸬鹚下水,而是怎么样地一抹呢?(轻轻地、爱怜地、欢喜地、悠然地„„)

④随答请该同学加上该词来读一读。

(2)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①能不能把你最喜欢的几点通过朗读告诉大家?(粼粼、柔光、跳跃) ②多生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3)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

①“喉囊鼓鼓的”也就是说——它捕到了许多鱼儿。(出示课件)大家看,这就是那一只只跳到渔人身边的鸬鹚,它们正在那直嚷嚷呢!你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②喜欢这鸬鹚吗?喜欢的都站起来读一读吧! (4)鸬鹚不断跳上渔船,渔人都快要忙不过来了。 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散文《鸬鹚》,绝不是为了记住小湖的美,而是学习文章如何抓住关键词来写活鸬鹚,写透渔人,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特别培养学生潜心会文,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

3、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人鸟共乐之画啊!这是一首多么欢快喜人的丰收之歌啊!

(二)感受小湖的静态美,

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幅画变得恬静,那旋律似乎也轻柔了许多。不信,自由去读读5-7自然段,再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它们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好吗?

1、 生自由读。 2、 指答。

(1)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

以“这炊烟似乎还不够柔美”“你把炊烟读活了!”等进行朗读评价 (2) 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一口就吞了下去。 “一口就吞了下去”,味道怎样?那就津津有味地来读一读吧! (3) 远远望去„„整齐地站在船舷上。

一开始,鸬鹚像列队的士兵站在那是等待命令,那此时它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它们的神情又该怎样呢?读出这种感觉吧!

(4) 天色渐渐暗下去了,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2

①齐读。

②小结:是啊!在这里,小湖、鸬鹚还有渔人等等,他们似乎都是很有默契、心照不宣的好朋友,所以,渔人一抹,鸬鹚便——下水了,鸬鹚下水了,小湖就——动起来了;而渔人收工了,鸬鹚就——回船了,鸬鹚回船了,小湖也就——恢复了平静。

③此刻,如果你就是那恢复了平静的小湖,你的内心可能并不会平静,而是产生了很多想法,我要来采访一下了,“小湖,小湖,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④采访多生。

4、现在再去读课文,你可能就会觉得更加亲切了。(配乐)自由读,读着读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和谐又恬静的画面的就请站起来。

5、站起来的同学配乐(《渔舟唱晚》)齐读。

(设计意图:读书不仅仅是能把文字一字不落,一字不错地读下来,还应善于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的良好习惯。在理解小湖恢复平静后的静态美时,让学生在《渔舟唱晚》的音乐伴奏声中自由朗读,学生的朗读就无须老师多余的指导,也能读得生动,读得个性化了,文章的音乐美与绘画美也将在他们的朗读声中缓缓流淌。)

(三)拓展体悟田园生活的幸福美好

1、信息链接。

你们的朗读真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位诗人读了这篇优美的文章,更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碧湖,小船,水鸭; 清风,炊烟,农家; 青山,翠柳,稻花; 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自由读全诗。 3、齐读。

4、这里的“幸福人”仅仅是文中的渔人吗?还指谁呢?

小结:是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和善、悠然自得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不都是乐开花的幸福人们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

5、齐读最后两句。

3

(设计意图:《鸬鹚》本身就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但这样一篇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田园风景的欣赏上,对鸬鹚的喜爱上,显然是没有真正读透作者的写作精神。因此,在此处又链接了资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幸福人”,学生也就明白了作者写作之意不仅仅是局限于渔人与鸬鹚,其实是表达对这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三、课外阅读。

其实,在我们的诗歌王国里,还有许许多多赞美这种朴实无华的田园生活的诗歌,如:《江南》、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王驾的《社日》、杨万里的《小池》等等,大家都可以去找来读读、背背,下次再来交流。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