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压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1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内阻r为r0和RV的并联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2 / 6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压表和电源组成回路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所选择的电压表内阻应适当大些,使得
。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调节R,测出两组U、R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其中U是电压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1是一样
的,因为上式中的就相当于图1中的电流表所测的流过变阻器的电流I,误差
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的值并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而只是流
过R的电流。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也都小于真实值。
2.电流表内接法
3 / 6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既然以上方法都存在系统误差,那么将电流表接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即对电源来说是电流表内接,这种接法行吗?
【分析方法1】计算法: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其中U、I还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样可以得到多组数据,每两组数据就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设某两组U、I的值的大小关系为:U1>U2,I1解得: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示数U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U0,有U解得: ,可见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4 / 6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分析方法2】图像法:
以上是定量计算分析,也可以利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来定性分析。
如图5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由于UI越大,U和U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而电流表的示数I就是流过电源的电流的真实值I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I=I0,经过修正后,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E=E0,r>r0。 【分析方法3】等效法:把电流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4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内阻r为r0和RA的串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电流表的内阻需很小,使得个要求在实验室测定干电池的内阻时是很难满足的。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6所示。
,这
5 / 6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调节R,测出两组I、R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其中I是电流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4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
就相当于图4中的电压表所测的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误差
的值并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而只是R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
两端的电压。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虽然第二种实验方法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但由于电源本身内阻较小,而这种方法得到的内阻的测量值虑,还是采用第一种实验方法较好。
,实验相对误差很大,所以综合考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