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体育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含义及达成目标
(一)含义 运动能力是体能、 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 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二)达成的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動知识、 技能和方法, 参加与组织活动, 体能
与运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掌握和运用选动项目的裁判知识 和规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够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评 价。 3. 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 力。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途径
(一)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体育运动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 主要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运动 项目相关理论知识两个方面。内容涉及体育的概述、健康教育、卫生 保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状况, 该运动项目特 点以及该运动项目的欣赏方法; 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 国内外 体育名人故事以及轶闻趣事;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介绍; 活动的组织开 展及方法等等。 体育运动知识内容丰富, 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全部 教授给学生, 但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 理 解、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则是每个高中体 育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始终坚持利用由 于雨雪天、 雾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 不能在室外开展正常体育教学的 时候,给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的教学,如:对学生进行运动保健知 识、运动伤害及预防处理等, 在每一个模块开始前对该运动项目的起 源及发展趋势, 以及该项目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运动员的介绍, 在 教授一些普及性运动项目时给学生介绍基本的裁判知识, 在学校及班 级开展体育活动和运动会前教学生懂得如何去组织。
目前校园足球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 笔者见到所在区域的 几所高中学校 2014—2015 学年的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中,是老师带着 一批学生在组织和
策划比赛, 到 2015—2016 学年老师已然退到幕后, 由一批学生在策划和安排, 比赛中所有的裁判及工作人员均由学生担 任,老师只起到指导和监管作用。 学生不仅是运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 的组织者, 看似简单的角色转换, 它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传授, 发展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素养。
(二)学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 版)明确指出,运动技能是指学 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 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 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 本课程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从这一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 运动技能是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核心, 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最重要的 内容之一。 高中体育阶段学生已学习了多种基本运动技能, 我们应充 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 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 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发展 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核心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 利用球类项目,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球类运动集健身、娱乐、竞争等
于一体,是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的 运动项目。通过参加球类运动, 可以充分展现人的速度、 耐力、灵敏、 力量和柔韧等体能, 对于培养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 拼搏向 上、勇敢顽强、 灵活机智等良好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笔者所 在区域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展的球类项目主要以三大球为主, 其中又以 篮球和足球为最多, 排球相对较少。 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实行模块教 学,绝大多数学生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都选择了同一球类的模块进 行学习,笔者所在区每年都要开展区级校园足球联赛和校园篮球联赛, 所在学校也相应地开展了校园班级联赛, 由于普及和提高工作的落实, 温江中学女子足球队参加全国比赛先后荣获二、 三名,参加省市比赛 更是获奖无数, 温江中学男子篮球队参加省市比赛也屡创佳绩。 借助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体魄强健 ”精神,笔者所在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 态势。 “成功是成功之母 ”,学生对喜欢运动项目的学习,必然会促进 对该项目运动技能提高, 对发展其体育核心素养有很好的帮助, 为终 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利用体操项目,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体操动作的最大特点是 “人为设计性 ”。体操动作千变万化并具有 一定艺术性,它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和优美,讲究身体姿态和造型,并 使全身大、小关节都得到充分发展,促进身体各部分骨骼、肌肉协调 发展。通过体操练习可以满足学生对形体美的需求,塑造学生正确、 健美的形体姿态,锻炼学生心理能力,对提高学生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培养审美意识,陶冶美的情操有其他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体操项目内容较多,有器械体操、健美操、舞蹈、街舞、瑜 伽等,各项目锻炼的方式虽有不同,但锻炼价值却有相近之处。笔者 原来所在学校女生选择健美操、舞蹈、瑜伽、街舞模块的较多,男生 选择器械体操和街舞的较多, 学习中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 教学,课外活动、 社团活动中也相辅相成地开展,力图让学生较好地 掌握成套的体操、 健美操或舞蹈动作, 或掌握健美运动的练习手段和 方法。笔者在学校教学时经常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优秀运动员在奥 运会、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中的完美表演,同时向学生介绍体操规则、 评分方法,既让学生学习了体操知识,又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从而 发展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3. 利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多, 武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武术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并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它以套路 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对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勇敢顽强 和优良的武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众多的中国武术 大师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教学资源极其丰富, 笔者曾看 到一堂武术课,老师以 “东亚病夫 ”的耻辱让学生牢记历史,然后以我 们伟大武术家的故事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充分激发了学生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激励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培养了学生爱国的情怀。
4. 利用田径项目,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田径被喻为运动之母,是走、
跑、跳、投、跨等体育基本动作为 锻炼目的的体育项目, 除一些特殊的体育项目以外, 大多数体育运动 都是由这些基本动作演变而来的, 也就是说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 础,从体育运动的发展来看田径运动的地位无可替代。 进行田
径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心肺,还可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弹跳力等,因 为涉及体育锻炼最基础的动作,所以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必修课,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 田径是两个必修模块之一。 田径与球类运动相 比较为枯燥, 教学中应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注重相关学科知识与田 径教学的渗透, 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热情, 以形成自觉锻炼 的良好习惯。
田径包含的项目众多, 不同的项目也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 我们 要充分加以利用,如,在跑的项目中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 拔、锲而不舍、 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在跳跃项目中让学生体会身体 离开地面瞬间腾空的感觉,发展时空感,培养向自我挑战的精神,在 投掷项目中让学生体会到 “超越器械 ”最“后用力 ”的感觉,让学生展现 力量和技巧的机会, 感受到人体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发展学生运动素 养。
5. 利用新兴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 新兴体育项目是高中《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中系列六的内容, 新兴体育项目是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国内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的, 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是 对传统运动项目的有益补充,诚然传统运动项目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运动项目并不能完全满足高中学生对时 尚的追求,学校也不应该在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的今天, 青少年的 视野,禁锢他们的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笔者统计区域所在的高中学校, 凡开设了新兴体育项目模块的几乎完全爆满, 可见学生对此的热爱程 度。适当引入适合学校开展、学校有能力开展的时尚新兴体育运动项 目,补充传统运动项目并与之相得益彰,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 运动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的素养,形成 时尚的校园运动文化氛围,使校园更加焕发勃勃生机。
(三) 制訂锻炼计划并学会评价锻炼效果
锻炼计划能保证身体锻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 进行,克服体育锻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便更充分运用时间,选择 科学有效的方法,取得预期效果。体育锻炼要注意系统性,要从简单 到复杂,逐渐加大运动负荷,从低到高、有层次、有系统地进行,锻 炼计划恰恰能起到这种作用。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体育理解 的加深,逐步从单纯追求兴趣,向追求锻炼的实效性转化。因此,制 订锻炼计划,对于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具有指导作
用。 笔者所在区域的一所高中学校有一位老师每年指导所教班级学生制 订个人的锻炼计划,并时常督促学生认真实施,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 不仅逐步完善了锻炼计划,而且还学会了如何简单的评价自己锻炼的 效果。这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四) 了解体育赛事,学会体育欣赏
国内外体育赛事众多,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 去 了解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赛事并加以关注, 教师也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和 学校的广播、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近段时间重大的体育赛事。 体育项 目多种多样,学生不可能了解全部项目,但学会欣赏体育运动却是多 数学生能够做到的,体育欣赏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满足人们精神 上的需要,欣赏体育表演和比赛还能陶冶情操,得到积极性的休息, 在体育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到该项目的方法、 裁判规则等还可以开阔他 们的眼界,增长体育知识。关注体育赛事,学会体育欣赏对学生体育 素养、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加以关注。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名词固然较 新”,但其实具体的作 法我们早已经在践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表述的课程性质、四个 基本理念、四个基本特征等内容,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 体现。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素养, 提高个人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和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能更好地 适应社会,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