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味精——关于氨基酸性质的实验设计

味精——关于氨基酸性质的实验设计

来源:华佗养生网
实验园地l·趣QUW味EI与YU新XIN奇Q!· 中 .‘ , 201 5 ̄煮煮 味精 关于氨基酸性质的实验设计 陈艳艳 (浙江省青田中学 浙江丽水文章编号:1002-2201(2015)10-0053-01 323900)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G633.8 问题提出 苏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102面提到:氨 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是两性化合物。随着水 溶液pH的不同,氨基酸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也不同。 在酸性条件下,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形态存在;在碱性 条件下,氨基酸主要以阴离子形态存在。当溶液中的氨 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最小,可以形成晶体析出。 在氨基酸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从结构上(既有氨 基又有羧基)分析氨基酸的两性,从理论上分析当水溶 液的pH不同时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也不同,而 对于两性离子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性质,教师往往是让 学生死记硬背。 在实际教学中,不免有学生提出疑问: 为什么两性离子在水中溶解度最小?而在高中学习阶 段,教师很难从本质上给学生讲清楚两性离子在水中溶 解度最小的原因,课本上也没有具体的实验能够说明问 题。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氨基酸的两性以及两性 离子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性质,笔者选用日常调味 品——味精设计了课堂演示实验。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三种存在形态的相互转化关 系如下: H H R—CH—CO0一 =± R—CH—COO— = I OH— l OH— NH2 NH3 R—CH—COOH I NH3 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其主要成分为谷 0 0 氨酸钠(H。 V 八。N )。通过调节谷氨酸钠溶液的 NH pH可实现谷氨酸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查找 有关文献可知,谷氨酸的等电点(即氨基酸以两性离子 的形态存在时溶液的pH)为3.22。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关键是对溶液pH的控制。笔者采用不同 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谷氨酸钠溶液的pH, 结果发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太小,会造成溶液 量较多,析出晶体的时间较长;浓度太大,较难控制溶液 的pH,析出晶体的现象可能不明显。经过多次实验后, 笔者终于找到了如下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滴管,味精(谷氨酸钠399%)、6 mol/L 盐酸、6 mol/L氢氧化钠溶液。 2.实验步骤 (1)用味精配制谷氨酸钠饱和溶液。 (2)取2 mL谷氨酸钠饱和溶液,滴加1.5 mL 6 mol/L 盐酸,充分振荡10~20 S,析出大量晶体。将试管倒置, 没有液体流出,晶体全部附着在试管内壁。 (3)继续滴加6 mol/L盐酸(约1.9 mE),边振荡边 滴加直至晶体恰好溶解。 (4)取3 mL(3)中溶液,逐滴加入6 molfL氢氧化钠 溶液(25滴左右),充分振荡,溶液变浑浊。若析出晶体 的量太少,可适当再滴加2~3滴氢氧化钠溶液。 (5)继续滴加6 mol/L氢氧化钠溶液,晶体又溶解。 3.实验现象 谷氨酸钠溶液 析出晶体 晶体溶解 析出晶体 晶体溶解。 四、实验说明 1.谷氨酸钠饱和溶液的配制:先用热水溶解味精, 冷却后若有晶体析出即为饱和溶液。 2.严格控制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采用逐滴 加入的方式。 3.经实验发现,选用6 mol/L盐酸能使析出的晶体 。建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中 · 煮嘉 。趣QUW味EI与YU新XIN奇QI’l■实验园地 ^口口· I ’ 桓 乙炔与氯气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钟汝永范艳宇唐曙光茶新美 (临沧市第一中学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设计乙炔与氯气反应的趣味实验,并由实验现象推断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关键词:乙炔与氯气反应;实验设计;趣味实验;水火相容 文章编号:1002-2201(2015)10-0054-01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A 实验过程 示,师生们都会认为是加成反应。大学教材中指出:“炔烃 与两分子氯或溴加成,生成四氯或四溴代烷”…,“氯与乙 炔作用,一旦反应开始就很猛烈,在过量氯存在下最后生成 1,1,2,2一四氯乙烷” ,都是加成反应,但未指明反应条件。 工业上制备四氯乙烷,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已明确指出加成 反应条件是FeCI 催化、80~85℃、四氯乙烷作溶剂 J: FeCl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取一大饮料瓶去底,瓶口塞 入双孑L橡皮塞,插人尖嘴导管并使瓶内两尖嘴尽量靠 拢。将饮料瓶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夹紧止水夹,向 瓶中加水。把分别收集满乙炔和氯气的两支大注射器 连接到瓶外左右两边导管上。打开止水夹,同时缓缓推 入两种气体,控制好气流速度,使尖嘴口约每秒冒出一 个气泡。随着气泡冒出,水里间断发出啪啪响声,产生 明亮火球并伴有浓烈黑烟,火球迅速上升至水面,黑烟 向外扩散,粘附在瓶壁或悬浮于水中。现象十分精彩、 有趣,场面非常震撼(如图2所示)。 Hc cH+2CI2 肃80~85℃ c 2cH—cHc 2 有机化学反应很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本实验 中两种气体在水中剧烈反应产生浓烈黑烟,我们推断在 此条件下发生的主反应是置换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C2H2+Cl2 C+2HC1 旦 图1 实验装置 图2 实验现象 我们用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代替饮料瓶,将球形 漏斗倒置,把水加至漏斗颈细口处进行实验,水中产生 的黑烟大都滞留在水里很少逸出水面,粘附于瓶壁和悬 浮于水中,漏斗球体整体变为黑色而不透明。由此说 明:黑烟不是乙炔在空气中被火球点燃才产生,而是乙 炔与氯气在水中反应就产生了,这有力地证明了该反应 为置换反应。 二、注意事项 因为水中火球上升速度非常快,为便于观察到“水 本实验如在课堂上或学生课外活动中演示,则可以 火相容”现象,一定要控制好气体流速,并采用大的饮料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有趣,体会有机化学反应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瓶且瓶中水柱要高。如果直接将制气装置连接到饮料 瓶口,常因气流速度过快,导致反应猛烈,响声大,火球 瞬间窜到水面,产生“蘑菇云”一样的黑烟,会烧毁水面 以上的瓶体。 三、化学反应类型推断 中学化学教材虽没有明确指出乙炔与氯气的反应属 于哪种反应类型,但受乙炔通入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的暗 [1] 胡宏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 学上册[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9. [2]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等.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有机 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65. (本文编辑:陈梓) 全部附着在试管内壁,即使倒置试管也没有液体流出。 五、实验评价 氨基酸。用演示实验代替传统的讲授,不仅有利于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氨基酸 的性质,增强教学效果。本实验中使用的原料是味精, 它是一种日常调味品,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文编辑:蓝风) 上述实验现象直观地说明氨基酸具有两性,氨基酸 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 形成晶体析出,进而说明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 国L立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