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ERP实验是大二的时候ERP沙盘模拟实验,比起这次是上机实验,那更像是一次游戏,这两次实验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沙盘模拟重点是实物流,而本次上机实验全部是信息流。
基本内容
本次ERP实验时间总共是四天,每个小组三人,基本都来自不同专业。我们使用的是金蝶K/3 ERP软件。总的来说,第一天是进行基本数据的录入以及初始化;第二天和第三天主要是生产、销售这部分;第四天主要是财务核算。
第一天的任务相对于后几天是最轻松的,主要是录入初始数据:财务方面的新增科目、结算方式等,企业的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内部员工信息和仓存信息,生产原材料信息,生产管理基础数据(工序、工作中心、设备资源等),产品BOM表以及初始订单。另外是进行系统初始化,主要进行了应收应付系统、供应链系统和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这里面有的数据必须是在完成了某种数据录入之后才能进行,而有的是没有先后顺序的,所以我们小组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先完成任务的人继续帮助未完成的人,我们的人员基本没有闲置。第一天的任务主要是要细心仔细,如果初始数据录入错误,那么这意味着我们后续操作将受到影响,而且回过头来找错误耗时耗力。
财务新增会计科目、结算方式等,计量单位,员工信息,部门设置,
基础数据
仓库资料,客户以及供应商信息,物料资料等
应收应付系统、供应链系统、总账系统 系统初始化
启动生 产系统 静态数据:物料主文件、BOM表、工序、工作中心、设
备资源、客户、供应商、提前期 生产管理基础数据
动态数据:库存记录、订单、采购单
中间数据:MPS、MRP
在第一天进行了数据初始化后,我们开始根据订单以及预测订单进行生产。主要涉及计划、生产、仓储、采购以及销售。首先是计划部门按照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订单,销售部门接到销售订单,如下图:横轴表示的时间,在需求时界以前我们的生产是按照销售订单进行的;而在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之间,我们是按照min{销售订单,预测订单}在组织生产的;而在计划时界以后的订单,我们就只能按照预测订单进行生产了。
销售订单与预预测订单 销售订单
测订单取小
计划时界 需求时界
1
在对销售订单和预测订单进行冲销之后,我们要进行MPS粗能力计算,能力不足时对主生产计划进行调整;能力满足后继续进行MRP细能力计算,不满足则对日生产量以及开工时间进行调整,是细能力得到满足。在此之后就可以生产任务单,以及投料单,然后仓管部门根据投料单填写领料单,并将相应的物料发往对应的车间。
生产计划与采购入库流程
主生产计划(MPS)
能力不满足 粗能力计算
计划部 能力满足
产品BOM,
物料需求计划(MRP) 现有库存
能力不满足
细能力计算
能力满足
采购申请单 供应商信息
采购合同
采购部 采购订单
收料通知单
货物到达 采购 仓管部 外购入库单 生产投料单 领料单
车间生产过程分为工序跟踪性和普通订单,这两者都有一定的加工过程,但是在ERP系统里面,对于两者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工序跟踪型订单,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只
2
有框架外壳是工序跟踪型,生产该产品需要经过剪板、冲压、喷油三道工序,对于每一道工序,我们都要进行转移(从上一工序转移至下一工序)、派工(委派车间工人进行加工)、汇报(该工序完成),三道工序都完成之后,再进行报工,则一批产品生产完毕。而对于普通型订单,我们只需要在产品所需材料都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工序汇报就完成了生产。最后由仓管部门进行验收入库,并填写产品入库单。
生产过程
MPS/MRP计划订单
确认下达
生产任务单 工序转移单 领料单 生产投料单 工序跟踪 派工单 生产车间 工序计划单 非工序跟踪 汇报单 任务单汇报 报工单(最后一步) 仓管部 产品入库单
销售部门签订的销售合同有预订订单(在某一时间满足某种产品某一数量的需求)以及紧急订单(签订合同之后马上发货)。对于预订订单,我们可以通过能力计算知道我们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即可,生产完毕入库之后,由销售部门向仓管部门发出发货通知单,仓管根据发货通知单填写销售出库单,并将货物发往指定客户。对于紧急订单,我们则要根据现有库存来接收订单。
销售过程 销售订单 销售部 发货通知单 销售 仓管部 销售出库单 3
对于每一笔业务,财务部门都要做好相应的出账入账记录,比如采购、、运费、加工、应收应付等。在这个过程中红蓝字的开据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采购
财务部 财务
运费
······
存货成本核算 应收应付管理 生成凭证
审核、过账
红字冲销 资产负债表
生成报表
利润表
部门联系
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内部各个部门紧密合作,信息沟通准确及时。在我们所进行的实验中,计划、生产、采购、仓储、销售、财务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联系紧密。在企业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不仅有ERP系统中信息的流动,而且还有实际票据以及货物的流动,而我们的实验主要涉及的是信息的流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操作出现失误的概率增大。实际中很多流程是有一定顺序的,但是在没有实物流通的过程中,我们的操作就显得有些凌乱,即使顺序错了,还可以重新进行。但是其实在实际中,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基本上每个流程都伴随着相应票据以及货物的流动,我们一般是根据票据或者实物进行数据的录入以及生成的。
4
数量、种类 计划部 注释:表示信息流 表示实物流
供应商 生产车间货物入库 原材料出库, 产成品入库 投料单领料单 仓管部 通知采购 通知收货 客户 销售出库 库存信息 销售部 采购部 存货成本核算,盘亏盘盈 销售,成本、价格信息
采购,成本、价格信息 财务部 在这四天的实验过程中,我主要是负责的生产以及销售这一部分(物流专业),另外第一天的基础数据的录入是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的,最后一天的财务方面,只是帮忙打打下手。
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在录入“基础数据”时,最开始会找不到有的选项,不知道在哪里输入相关参数;(在“参数设置”中去掉“隐含非必录信息”)
2、有的时候已经录入了一些参数,但是查看的时候却找不到;(“显示级次”为“显示所有明细”)
3、在录入“生产线与物料对应关系”时,生产率无法录入,一直是很多个0;(表格拉大可以看到数字并修改)
4、在“新增和修改会计科目”一项中,科目代码为2202的应付账款、5001的生产成本以及5101的制造费等几个会计科目的输入上遇到了问题,我们输了几次都无法添加成功;(选择科目是错误)
5、新增BOM单时,需要各种审查、检查、应用、调试,过程较为繁琐
6、当我们以“陈东明”等人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各种订单录入时出现了无权限的情况。(用系统管理员身份进入并在“功能与权限”“功能权限管理中”给职员添加权限)
7、细能力计算时没有计算内容信息,以及确认下达生产任务,但是没有框架外壳的工序计划单,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MRP计划订单框架外壳的生产类型不是“工序跟踪型订单”类型。(将“普通订单”改为“工序跟踪型订单”即可)
9、MRP计算后螺钉订货需求为1,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物料文件中螺钉是按批量订货,且默认的批量为1。(只需要修改批量为最大订货批量10000即可)
10、工序计划单的建立、转移、派工、汇报一定要注意好顺序。我们就是因为在完成一个订单之后没有及时汇报,导致了生产计划的混乱,麻烦老师花费了大约1个小时才解决问题,切记!
11、在之前的系统设置中不能合并订单,这样到后来购买原材料时就会出现需要花费巨额的资金购买原材料。(我们后来利用现有原材料以及购买部分辅料进行电脑的生产,并且卖了800台给老师,这才弥补了我们原材料资金的漏洞)
12、在生成资产负债表时,我们的存货显示为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记账凭证模板使用错误。(进行各种反审核,然后删除之后,重新生成新的凭证)
5
心得体会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计划的软件系统,它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人力、设备、财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相结合。当然,要是ERP系统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利润提升的空间,就必须高效正确地使用。首先有一点就是ERP系统中的信息必须保持正确性、有效性、一致性、实时更新性。之前看过一些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案例,感觉一个已经运营很长时间的企业要使用ERP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要将所有的企业的历史信息导入新系统,而且存储方式相容且一致;其次是进行系统的初始化,这就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最后是要进行试运行,这期间一般是旧系统与新系统同时存在,要及时的对新系统进行调试,使其与企业相容。
我们进行ERP试验所使用的金蝶K/3软件是财务板块较好的ERP软件,但是由于此次实验中我主要负责的不是财务这部分,所以对于财务板块的好坏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我主要是负责的生产与销售这部分。销售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销售订单以及通知仓库发货和财务部门开据销售等。而生产过程相对复杂,特别是对于工序跟踪型订单,在这里要做一下自我检讨:老师有仔细讲解框架外壳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剪板、冲压、喷油三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要转移、派工、汇报,最后还要报工,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要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不能交叉进行。我自以为循环三次就可以了,听了两道工序的生产过程就没有再听,而是自己继续做之前没完成的任务。所以导致之后进行加工时出现了很大的错误,不仅没有进行最后的报工,而且工序与工序之间交叉了。这种情况下删除不了,只能按照原来的顺序一步一步反审核再删除。就因为我的不听讲,让老师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帮助我们进行删除。以后不能再犯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了。在这个重大错误解决之后,后面的生产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
发生这个错误的时候,也感觉这个软件设计的有些不合理,为什么会允许在一个工序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下一工序呢?这样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发生失误,得耗费多少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跟老师说了这个想法之后,老师说,其实在实际中,出现这样失误的情况很少,因为实际中都是伴随有实物的,实物进行转移了,数据就跟着输入,而且实际中也是允许同时或者交叉进行加工的。
金蝶系统界面是比较好的,它分为主页面和流程界面,在主页面进行各版块的操作比较方便,而在流程比较模糊或者不清楚流程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流程界面了解相应的流程。对于管理着来说,可以对不同部门的人进行授权,既有利于权利的下放,又有利于责任的监督。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出原因以及责任人,防止推卸责任、无人负责的情况出现。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错,在分组的时候就考虑了专业交叉,这就要求我们利用不同专业的知识来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物流专业的同学生产运作方面更熟悉一些,所以要主要负责,进行合理分工,而财务的同学则对最后的财务核算等更专业,信管的同学则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软件的操作等方面更有优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合作则可以是每个人的能力都得以施展并且最大化其效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