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来源:华佗养生网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把握文意。

2.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感受课文描绘的情境。

3.探究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诵进程中,让学生领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风光之美,开始培育学生的审美才干。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绘现象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天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一同寻求。他们用心灵调查领会天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致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咱们留下了独具特征的富春江景,让咱们尽心体会,纵情赏识。

这么美丽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样写成的呢? 二、介绍作者、文体 1.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2.明了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3.积累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活动三 涵咏诵读——读春江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

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活动四 以言带言——译春江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活动五 品景入境——感春江

1.哪一句话概括富春江景物的特征呢?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同学们思考,明确“奇山”“异水”具体指什么?用到了哪些写景手法?

3.中国历代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感慨中,可以看出作者怎么样的情趣和志趣?(用原文回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 作者为什么要抒发这样的感情呢?

作者在这奇特秀丽的自然风景中,感情也得到升华,山水之美洗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所有的争名夺利和忧愁烦恼全部都烟消云散。 由景生情,因景明志,这是作者从内心深处抒发的情志,这也侧面衬托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

一方面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的大自然、欲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另一方面可能在劝说好友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的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5.前面我们刚学过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今天又学了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结合资料,思考:为何魏晋文人喜欢在书信中写山水?

寄情山水,借物抒情,一吐人生悲欢。 活动六 总结

吴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异水,流露出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同时让我们学到了写景的手法,理解了南北朝文人寄情山水的原因。“澄怀观道“愿大家都能在山水之间,找寻真实的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