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来源:华佗养生网
第35卷第4期 2017年12月 Doi:10.14067 ̄.cnki.1003-8981.2017.04.032 经济林研究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b1.35 NO.4 Dec.2O17 http://qks.csuft.edu.cn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周文才,孙颖,左继林,徐林初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为给盛果期油茶生产实际中滴灌施肥的研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盛果期油茶林滴灌设施中施用 不同配方的液态肥料,并调查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滴灌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油茶春梢 的生长,且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 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2:2:1:0.02:O.03:0.01)稀释5%,与对照相比,可使顶 梢的抽梢生长量增长32.38%,抽梢粗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多17.95%,叶面积增大4.07%,叶片叶绿度 提高14.60%;而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 比为5:3:2:0.02:0.03:0.01)稀释10%;相比对照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粗度提高 57.34%,花芽数增多3.52%,叶面积增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关键词:油茶;滴灌配方施肥;春梢;顶梢;侧梢 中图分类号:S606. 2;¥79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981(2017)04---021 1—05 Effects offormulary fertigation on spring shoot growth in Camellia oleifera at full bearing period ZHOU Wencai,SUN Ying,ZUO Jilin,XU Linchu (Jiangxi Academy ofForestry,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ertigation in practice produ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at full bearing period,some liquid fertilizers with diferent formula were applied to C.oleifera forest at full bearing period by fertig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pring bearing shoots in C.oleifera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mulary fertigation could obviously promote growth of spring shoots in e oleifera,and effects of diferent fertigation treatments had signiifcant diferences.The fertigation formular with the best effect of promoting top shoots growth of bearing branches in C oleifera was the original lfuid formula 3 diluted to 5%(he tmass ratio ofN, K,B,Zn andMgwas 2:2:1:O.02:O.03:0.01),andtop shoot length,top shoot diameter,flower bud number,leaf area and leaf SPAD were increased by 32.38%,22.58%,17.95%,4.07%and 14.60%,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contro1.In addition,fertigation formular with the best effect of promoting lateral shoots growth ofbearing branches in C oleifera was the original lfuid formula 2 diluted to 10%(the mass ratio ofN, K,B,Zn and Mg was 5:3:2:0.02:0.03:0.01),and lateral shoot length,lateral shoot diameter,flower bud number,leaf rea and laeaf SPAD were increased by 58.40%,57.34%,3.52%,6.05%and 7.46%,respective,compared wih tcontro1. Keywords:Camellia oleifera;formulary fertigation;spring shoots;top shoots;lateral shoots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 良好的树体结构是油茶稳产高产的前提。油茶的 枝梢是组成树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生长状况关 油料树种Ⅲ。追求稳产高产是油茶种植的目标, 收稿日期:2017.02—22 基金项目: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盛果期油茶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水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ACF60014);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油 茶高含油核心种质创制与源库技术研究”(201404702)。 作者简介:周文才,助理研究员,博士。 引文格式:周文才,孙通讯作者:左继林,研究员,博士。E-maih zg1691011@163.com 颖,左继林,等.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7,35(4):211—215. 212 周文才,等: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第4期 系到树体的生长以及光合产物的制造与积累等, 因此枝梢的良好生长是维持良好树体结构并保证 油茶持续丰产的前提条件[2-3]。 油茶树体结构及枝梢的形成是由每年的新梢 抽发逐步形成的,有研究表明:油茶幼树生长旺 盛,一年中常可抽发春、夏、秋等3~4次新梢, 对于成林而言,由于受其生长特性、营养及环境 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数只抽春、夏梢或春、秋 梢,其中以春梢为主f4】。由于油茶当年的春梢为 第2年的结果枝,当年春梢的生长与当年花芽分 化及第2年的产量直接相关,因此春梢的生长质 量对油茶成林的产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如 何促进油茶的春梢生长自然成为研究者热衷的课 题,有文献报道了不同施肥措施『5。川及不同覆盖 措施[11- ̄2]等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在现有的施 肥研究报道中,多只分析对春梢生长的影响,由 于顶梢和侧梢在冠层结构上处于不同位置,其生 长影响分枝格局,分析对春梢中顶梢和侧梢生长 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枝条的分枝特性及探讨冠层结 构动态发育过程[3,13-14]。 采用滴灌施肥是现代农林业生产中一项重要 的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通过对蔬菜、果树等开展 滴灌施肥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 量,还可达到显著的节水节肥效果[15-17]。然而到 目前为止,滴灌施肥配方及其在生产应用的效果 在油茶中的应用研究鲜见报道,左继林等_1 8]报道 不同液态肥施用于油茶幼林后,能明显改善油茶 幼林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而关于滴灌施肥对油 茶成林树体生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 者通过在油茶成林中设计不同浓度配比的滴灌施 肥试验,调查分析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中顶梢和 侧梢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油茶高效经营模式生产 管理提供参考。 l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l8.10℃, 年均日照1 532 h,无霜期272 d,年均相对湿度 80%,年降水量1 545 mm。地貌为丘陵岗地,海 拔约220 m,土壤以红、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肥 沃。林地为赣无系列油茶品种6年生成林,林分 已进入盛果期,前期一直进行常规抚育管理。 1.2材料与方法 2015年3月初,在试验林选择立地条件一致 的油茶林样地及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油茶树,分别 进行不同液态配方施肥处理。选用4种液态配方 肥原液,其原液配方如下。 原液1:N、P、K、B、Zn、Mg质量比为 3:1:1:0.02:0.03:0.01: 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 5:3:2:0.02:0.03:0.0l: 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 2:1:l:0.02:0.03:0.01: 原液4:N、P、K、B、Zn、Mg质量比为 4:2:2:0.02:0.03:0.01。 分别将4种配方原液稀释后进行施用,稀释 体积分数分别为10%、5%与2%,共设12个处理, 并设置对照(CK),具体肥料稀释处理见表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从3月开始每隔 10~15 d施用1次,连续施用4次。 表1 油茶配方滴灌施肥的不同配比 Table 1 l  ̄fferent proportions of formulary fertigation of c oleifera 1.3数据测定 2015年6月底,分别在植株的东、南、西、 北4个方向随机选取生长较好的结果枝,分别调 查不同处理下结果枝的顶梢和侧梢的抽梢长、抽 梢直径、花芽数、叶面积及叶绿度,并取其平均 值,其中抽梢长采用钢卷尺测量;抽梢粗度采用 游标卡尺测量,花芽数由人工进行调查统计,叶 面积采用叶面积仪(Yaxin.1241,渠道科技有限公 司)测定,叶绿度采用叶绿素仪(SPAD一501,日 本M OLTA公司)测定。 1.4数据处理 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采用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施肥处理下油茶结果枝 第35卷 经济林研究 213 顶梢和侧梢的生长表现,利用公式计算各性状指 重比较(见表3),结果表明:抽梢长最大的是 标的隶属函数值,根据其平均值进行比较,数值 处理8,平均抽梢长度达到了24.94 cm,并且其 越大表示春梢生长越好。 与处理5、处理6、处理7、处理13间差异均达 = ~ lm)/ 一 lm), =1,2,3,…,Ⅳ, 到了显著水平,抽梢长最小的是对照,平均仅为 式中, 为.,性状指标的隶属函数值; 为,性状 18.84 cm;抽梢粗度最大的是处理8,平均直径 指标的测定值; 为 性状指标最小值; 为 为3.42 cm,且其与处理9、对照间差异均达到 ,性状指标最大值。 了显著水平,抽梢粗度最小的是处理9,平均粗 2结果与分析 度为2.52 cm;花芽数最多的为处理8,平均发 芽数为9.2个,最少的为处理5,仅有7.0个, 2.1不同滴灌施肥措施下结果枝顶梢生长情况 处理5与处理3、处理7、处理8间差异均达到 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结果枝项梢生长在不同 了显著水平,而其它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处 滴灌施肥处理下差异显著(见表2),并均达到了 理12叶面积最大,为1 333.10 mm ,叶面积较 极显著水平。 小的有处理1和处理2;叶绿度较高的有处理9、 处理7、处理4、处理8和处理1,平均叶绿度 表2油茶结果枝顶梢的各指标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each index of top shoots of 均超过了80,较低的有处理2、对照和处理11。 bearingbranchesin C oleifera 经隶属函数法排序可知,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油 茶结果枝顶梢生长表现影响由高到低依次是:处 理8、处理3、处理12、处理l0、处理7、处理 4、处理11、处理1、处理9、处理6、处理2、 处理5、对照,表现最好的滴灌施肥措施为处理 8,即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 2:1:l:0.02:0.03:0.01)稀释5%,与对 照相比,可使顶梢的抽梢长增长32.38%,抽梢粗 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加17.95%,叶面积增加 4.07%,叶片叶绿度提高14.60%。 2.2不同滴灌施肥措施下结果枝侧梢生长情况 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在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果枝侧梢生长差异显著(见表 对不同处理下结果枝项梢各性状指标进行多 4),并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表3油茶结果枝的顶梢各指标平均值、多重比较及排序 Table 3 Mean value,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ranking of each index of top shoots of bearing branches in C oleifera 214 周文才,等: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表4油茶结果枝的侧梢各指标方差分析结果 第4期 有处理4、处理5和处理11,平均直径均达到了 2.25 cm,最小的有对照、处理9和处理8,平均 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each index of lateral shoots of bearing branches in C oleifera 粗度为分别仅有1.43、1.53和1.66 cm;花芽数最 多的为处理11,平均发芽数为5.83个,花芽数较 多的还有处理10、处理6和处理1,较少的有处 理8、处理2、处理5、处理7、处理12:各处理 叶面积差异不显著,其中叶面积较大的有处理9、 处理5、处理4、处理10等,较小的有处理2、处 理3和处理ll等;叶绿度较高的有处理7、处理 1、处理8、处理10和处理4,平均叶绿度均超过 了75,较低的有处理ll、处理3和处理6,平均 叶绿度均低于70,其余处理处于70~75之间。 经隶属函数法排序可知,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油 茶结果枝侧梢生长表现影响由高到低依次是:处 对不同处理下结果枝侧梢各性状指标进行多 理4、处理l0、处理5、处理1、处理ll、处理 7、处理6、处理12、处理9、处理2、处理3、 重比较(见表5),结果表明:抽梢长最大的是处 理11,平均抽梢长度达到了14.22 cm,其次是处 理10,为11.97 cm,抽梢长度较大的还有处理1、 处理7等,并且其与处理5、处理6、处理7、处 处理8、对照,表现最好的滴灌施肥措施为处理 4,即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 5:3:2:0.02:0.03:0.O1)稀释10%,与 理13问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抽梢长最小的是 对照和处理6,均低于9.0 cm;抽梢粗度较大的 对照相比,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 粗度提高57.34%,花芽数增加3.52%,叶面积增 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表5油茶结果枝的侧梢各指标平均值、多重比较及排序 11abk 5 Mean value.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ranking of each index of lateral shoots of bearing branches in C otei ̄era 3结论与讨论 滴灌施肥是植物生产栽培中保水保肥的重 要措施。为给盛果期油茶滴灌施肥提供借鉴,本 研究中通过在油茶成林中进行不同配方、不同浓 肥处理下差异显著。分别对结果枝春梢中顶梢 和侧梢的生长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滴灌施肥 处理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表现影响由大到小 依次是:处理8、处理3、处理12、处理10、 处理7、处理4、处理11、处理l、处理9、处 度肥料的滴灌施用,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可以明 显促进油茶结果枝春梢的生长,并且在不同施 理6、处理2、处理5、对照,表现最好的滴灌 施肥配方为原液3(N、P、K、B、Zn、Mg质 第35卷 经济林研究 215 量比2:1:1:0.02:0.03:0.O1)稀释 5%;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表现影响由大到小 依次是:处理4、处理10、处理5、处理1、处 理11、处理7、处理6、处理12、处理9、处理 2、处理3、处理8、对照,表现最好的滴灌施肥 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 5:3:2:0.02:0.03:0.O1)稀释10%。 经调查发现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油茶结果枝 顶梢和侧梢的生长表现影响并不一致,如处理8、 处理3和处理l0等对顶梢生长促进较大,对侧梢 生长促进较小,同样,对侧梢生长促进较大的处 理4、处理5和处理1等却对顶梢生长促进较小。 究其原因,一是可能与油茶“抱子怀胎”的生物 学特性有关,油茶终年花果不断,营养生长与生 殖生长共存,其中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提供营养 的同时又制约着生殖生长,使得营养生长与生殖 生长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嘲 1 ,由于文中未调查结 嘲 果枝上挂果数量,生殖生长的因素没有完全考虑 进来,也就无法评价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 互关系,笔者推测结果枝上的挂果量可能影响了 其春梢的生长,从而造成了同样的施肥处理却产 生了顶梢与侧梢生长状况不一致的现象:二是可 能与不同配方滴灌施肥有关,已有研究表明油茶 春梢生长与不同类型肥料[5-6]、不同施肥量 、不 同养分配比[9 等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 推测不同配方滴灌施肥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油茶 结果枝顶梢与侧梢的生长。为了科学提高油茶的 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油茶的高产潜力,研究 油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探讨不同配方 滴灌施肥措施有针对性地促进油茶结果枝顶梢与 侧梢的生长,将是油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谭晓风,马履一,李芳东,等.我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战略研 究【J】.经济林研究,2012,3O(1):1—5. 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彭邵锋,陈永忠,马力,等.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研究 【J】.林业科技开发,201 1,25(2):24—28. 王湘南,陈永忠,王瑞,等.油茶栽培品种新梢生长特性研 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9—13. 李青,胡冬南,张慧,等.不同肥料类型对油茶春梢生长 和果形指数及果实产量的影响[J】_经济林研究,2012,30(4): 36—40. 刘庆定,王毅,张平安,等.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 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3):58—60. 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等.施肥对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 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39—242. 刘晓翠,罗菊,王小利,等.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发育 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32(2):106—109. 胡冬南,游美红,袁生贵,等.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 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94—97. 袁婷婷,钟秋平,赵学民,等.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和冠幅生 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Ⅲ 2015,35(1):62—66. 左继林,周文才,龚春,等.油茶夏秋季节抗旱措施对林地 水分的影响【J]_林业科技开发,2015,29(3):104—108. 王玉娟,陈永忠,王湘南,等.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 温度及新梢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9,27(2):49—52. 马克明,祖元刚.兴安落叶松分枝格局的分形特征[J].植物 研究,2000,20(2):235—241. 朱强根,金爱武,唐世刚,等.毛竹枝叶生物量的冠层分布对 钩梢和施肥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 24—28.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等.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施肥 效应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8):25—27. 臧小平,马蔚红,张承林,等.芒果滴灌施肥效果研究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75—77. 唐新莲,唐琳,黎晓峰,等.滴灌施肥对甜糯玉米物质积累 及产质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7):1135—1139. 左继林,占志勇,周文才,等.油茶幼林不同液态肥施用方式 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2): 24—27.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本文编校:闻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