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浅谈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华佗养生网
•教学视点

浅谈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摘要 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往往会封闭其内心,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行为,这显然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目的是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加强品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建设寄宿制学校,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文/万钥

1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1.1 心理封闭

自信,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会主动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在学习、人际交往中缺乏而是独自思考、研究,无法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形成消极、悲观的心态,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自卑心理的产生,会妨碍儿童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会进一步增加其自卑心理,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而是将自己封闭起来。留守儿童的心理较为敏感,担心受到来在人际交往中,留守儿童不愿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自他人的嘲笑、排斥。自卑心理的产生,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工作不到位。对于学生不好的学习表现,过于严厉地进行批评,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加重其自卑心理。

母作为监护教育的角色,对于儿童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具有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行为在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父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可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使其产生幸福感,在心理上获得抚慰。留守儿童可以由祖父母或亲友临时监护,但是监护者无法替代父母的角色,对于儿童学习、生活的监督不严,教育方式不科学,存在过于宽容、放任的情况,缺少在道德方面的指导与教育,缺乏对于事物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行为。

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童的关爱,关心其内心世界,同时加强校园、家庭以及社会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出对于留守儿间的联系,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而努力。

2.1 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

之外,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监护者的教育方式不由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监护,在校园科学、心理疏导的缺失等。另外,学生从家中往返学校期间,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寄宿制学校中,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关注其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情况。在校园内组织各类学习、娱乐、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其日常生活,让留守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由学校给予疏导,教师、同学给予留守儿童的关爱,能够弥补家庭在情感关怀方面的不足。在乡村教育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当地的留守儿童问题,并在留守儿童的心理

健康教育方面,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整学期寄宿,在学校内设置心理咨询师,由专业心理教师为留守儿童解决困难、排解烦恼。

2.2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机制

问题进行总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以需要调查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常见的心理及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其心理成长历程。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感恩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性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由心理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在谈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并对其学习行为进行监督,激励其认真学习。

成立学习小组,由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其提供帮助,2.3 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缺少父母的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生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心理成长会受到影响。学校需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能够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内的学习情况,并将儿童的心理问题详细告知家长,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中,做好亲情教育。家长需要利用微信、电话,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尽量进行视频通话,关心儿童的学习、生活,能够在心灵和情感予以抚慰。

2.4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留守儿童教育中,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建立起具有专业性、连社会与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在农村续性的社会支持体系,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使其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地部门筹集专项资金,投入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项目当中,开展心理抚慰、亲情关怀等服务项目,解决留守儿童课后和周末“失管”问题。加强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的动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从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评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持续地坚持下去,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并需要长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祁慧.运用阅读疗法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技风,2020(30):157-158.

[2]黄志娴,郭霄鹏,马多秀.农村留守儿童扶心教育研究:基于学校教育视角[J].教育观察,2020(39):65-68.

[作者简介:万钥(1956.02--),女,贵州毕节赫章,本科,贵州省赫章县思源实验学校,553200,研究方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