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创设情境
1827年的一天;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地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而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的运动..
这就是着名的布朗运动;你知道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吗
方案二:教师在教室中洒几滴香水;让学生谈一下有什么感觉 闻到香水味..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能闻到香水味而看不到带香味的分子的运动 分子体积很小;用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
让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第一自然段;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得出:分子体积小而数量多..
提出问题:既然分子有这样的特点;那我们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 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这不失为一种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的运动情况;这种通过转换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方案三:上课开始;教师吹出许多肥皂泡;满屋飘泡泡……教师端起盛肥皂水的玻璃杯问:肥皂水是什么状态的 为什么用肥皂水吹起的泡泡不会破呢 这个现象跟分子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通过美妙的现象好玩;尖锐的问题好奇;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推进新课 一、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1:教师打开一盒香皂;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 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 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讲述: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你试着举出几个例子 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烧菜时有香味传出;到花园里会闻到花香……
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发生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照课本第124页图16.1-3讲述实验过程..
①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及静放10天、20天、30天的对比图片..
②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观察并思考: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在以上几个扩散实验中;扩散快慢为何不同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演示实验4: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先向冷水、再向热水中分别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红了说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议议”中三个问题;1.以上几个实验是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吗 3.对分子的运动你能做出哪些推测
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拿一个铅块;用力拉;为什么拉不断 用力捏;为什么捏不扁
演示实验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教师在下面逐个加挂钩码;挂很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教师分析: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所以;用力拉铅块时;分子间的引力使得铅块拉不断;用力捏时;由于斥力的存在而捏不扁..
类比:让学生取一根弹簧;感受拉和压时作用于手的力..然后教师拿两个乒乓球;中间放一根弹簧;告诉学生用这个模型来比拟两个连着的分子;教师操作;让学生来回答..当弹簧拉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弹簧压缩;分子间的距离缩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弹簧不用力时;引力=斥力..
教师分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课堂小结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板书设计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快慢影响因素温度分子间的作用分子之间的引力分子之间的斥力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会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扩散现象
活动1:观察图16.1-1、16.1-2、16.1-3所示的实验;你发现什么现象 由此推测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
思考讨论:你见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一观点;列举有关现象并加以说明..
提示:1.扩散现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填一填”:做无规则的运动 2.思考讨论:略
活动2:阅读教材第125页的“想想议议”及16.1-4;思考:什么是热运动 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活动3: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填一填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思考1: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后;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出空气后;有大气压作用而不掉下来的..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思考2:有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水不能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挤在一起造成的..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1.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分子之间有引力 2.推活塞;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没改变;分子之间有斥力 “填一填”:引力 斥力 思考1、思考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