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作控制理论在高校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动作控制理论在高校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20年7月刊(总第 87 期)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0)07-123-03

学校体育

123

动作控制理论在高校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秦梓豪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哈尔滨体育学院的网球系学生20名为实验对象,对动作控制理论在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提高高校网球发球教学质量。关键词:动作控制理论;网球发球;教学;应用

在网球运动技术动作中,发球动作是主动并的击球动作,是网球比赛中的制胜因素,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对网球的发球技术动作的探索与分析。如今,网球运动进入高校,因网球发球环节呈现出的复杂特性,使其成为教学的难点。动作控制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亨利通过对技能中大量问题的探索,如个体对动作技能表现差异的潜在基础、高组织快速动作控制中的动作程序等,对指导学生的网球发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动作控制理论对网球发球教学进行初步分析,为了提高学生掌握基础动作的合理性与全面性,除了运动动作的协调配合,更应从动作控制理论的思维出发,给予网球发球教学一些建议。

1.2.3 实验法 (1)实验对象。选取哈

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模式、转动稳定性。(3)实验内容。基于动作控制理论,对实验组制定了训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3类,即肌肉训练(课程内容包括身体各肌肉的收缩形式训练、肌肉作用和关节活动度、肌肉作用和关节活动度、肌肉的牵伸训练)、协调性训练(课程内容包括身体各关节的配合、身体的对称性、动作的节奏)和功能性训练(课程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核心训练、平衡训练、牵引训练)。除去休息日,课程时间在1个月内完成。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网球教学课程。

1.2.4 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前后收集的

尔滨体育学院网球系的学生20名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选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作为实验组,参与围绕动作控制理论展开的网球教学方法;选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的网球训练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身体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身体基础水平相似。(2)实验时间。 根据学校的实验场地和器材等实际情况,于2020年5月开始进行实验前的功能筛查测试,整个训练过程为期1个月,2020年6月进行实验后测。其中,实验前后测试的项目主要有深蹲、过栏架步、前后分腿蹲、肩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训练前 训练后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动作控制理论在高校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哈

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期间,需要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学生10 62 73 63 72 65 77 67 79 训练前

66 75 60 69 58 71 56 68 58 68 57 67 对学生网球发球技术进行合理评定,为了确保技评标准的信效度,对5名专家进行了访谈。

投稿日期:2020-06-25

作者简介:秦梓豪(1995—),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训练后

注:学生1到学生5为男学生,学生6到学生10为女学生。

图 1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肌肉训练综合得分对比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00 90 80 12490 80 70 60 50 40 20 学校体育2020年7月刊(总第 87 期)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Excel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控制理论对学生发球过程中的平衡性训练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的协调性无明显变化。2.1.3 功能性训练对学生功能性水平的影响  由图3可见,实验组实验前学但将网球发球中存在的细微缺陷进行了放大处理,同时也放大了非对称性的不良动作,以此纠正筛查出自主反射神经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上的欠缺。健身球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技术动作,并且不会产生弹性阻力。在学生对健身球的练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动作掌控能力的潜意识,有助于强化改善动作效能。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认识到反射性神经肌肉训练并不是2 结果与分析 30 2.1 肌肉训练、协调性训练和10 功能性训练对学生的影响生的功能性水平差异不大,但实验后学生的功能性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其中女0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学生10 2.1.1 肌肉训练对学生肌肉能力的影响 生的提升水平高于男生。实验前后,对训练前 62 63 65 67 66 照组学生的功能性水平无明显变化。60 58 56 58 57 由图1可知,实验组男生的肌肉能力普训练后 73 72 77 79 75 2.2 肌肉训练、协调性训练和69 71 68 68 67 遍高于女生,而且训练效果也优于女生。但总体来说,实验组学生经过训练训练前 课程后,肌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照组学生经过普通网球教学后,肌肉能力无明显变化。

2.1.2 协调性训练对学生协调性的影响 

力量型训练而是感知训练;对于投和抓功能性训练与网球发球的关系训练后

2.2.1 肌肉训练与网球发球的关系 从 等爆发性动作的训练,要求学生对身体功能测试的角度进行结果分析,首先,对神经肌肉反应性的训练,是网球发球技能动作模式上对反射性神经肌肉训练的应用。加强对此项的训练,可以强化本体感受性的平衡反应应激性训练,不

的掌控度由高阻力负荷向低阻力负荷进行转换,从而引起转矩上的变化。

下肢动作的爆发力是网球发球动作中主要的组成要素之一,此项练习的最佳动作是单腿站立的硬拉训练。硬拉训练可以纠正反射性神经肌肉训练的不良效能,保持动态稳定性和对称性。从2种模式可以解释硬拉训练的优缺点:双侧负荷训练的缺点是会产生很大的负荷量,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髋关节和身体核心的稳定性,对于网球发球动作功能来说堪称完美;单侧负荷训练即单腿站立,利用对侧手臂进行硬拉动作训练,使身体在交叉负荷下进行能够支配控制的核心肌肉群旋转效能的训练,

由图2可知,协调性训练后,实验组学生的协调性都得到显著提高,表明动作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训练前 训练后 75 85 73 84 74 84 77 86 训练前

78 87 81 80 86 82 88 78 85 学生10 79 85 使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网球发球动作,要求下肢力量有效传递给肩关节,这样对髋关节和肩关节的协调平衡能力的配合要求很高。综上2种训练目标,在训练中不断强化肢体动作在发球过程中的感知性和动态稳定性,使身体各关节处于灵活效能状态。

2.2.2 协调性训练与网球发球的关系 

训练后

注:学生1到学生5为男学生,学生6到学生10为女学生。

图 2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协调性训练综合得分对比图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训练前 训练后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学生10 70 79 71 78 72 80 69 81 训练前

68 79 71 79 69 80 69 81 72 82 70 78 身体处于稳定状态,各机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是身体具备良好平衡性的表现。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群的稳定性是协调性的良好表现。在网球发球动作过程中,协调性对发球效能的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网球发球成绩的直接影响因素。在进行发球时,机体的肌肉组织表现僵硬,肌张力受限,严重影响动作的伸展度,由于感知能力的下降,导致动作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对动作协调性的专项训练,可以加强肢体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群组织的稳定性。通过对协调性的训练,可以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与肌肉、韧带和肌腱的协调配合程度,

训练后

注:学生1到学生5为男学生,学生6到学生10为女学生。

图3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功能性训练综合得分对比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7月刊(总第 87 期)学校体育

125

从而加强训练中关节与肌肉在身体平衡状态下完成即定动作。

2.2.3 功能性训练与网球发球的关系 

成,同时还会受到击球点和击球角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成功的发球要求发球者身体放松,掌握发球节奏和发力点,减少因发球不当造成的损伤。在进行发球前,适当活动身体,协调各关节,进行转髋、转脚尖的转动,接下的随挥是后继的连贯动作,找到适当的击球点,提高发球有效性。因此,在分解练习中要重点练习发球技术动作的4个重要环节。

2.3.2 网球发球的动作信息控制与组织方式 考虑网球发球技能的运用合理性

提高;对照组经过网球发球教学的训练,学生的肌肉能力、协调性、功能性水平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动作控制理论对网球发球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核心稳定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

3.1.2 从动作控制理论分析,网球发

(1)力量训练与网球发球的关系。力量训练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是螺旋式拉伸训练,即利用一端固定的弹力绳,学生站在系有弹力绳的固定物上,手臂伸直抓住另一端,进行外展、内旋、伸直等循化动作练习。每组训练重复10~12次。通过此项训练,可以加强手臂和肩部肌肉群间的协调能力,增强肌张力和耐力,达到有效控制动作的目的。另外一种是在学生身体的侧前方放置系有弹力绳的固定物,手臂执行拔剑的动作,手臂拉紧弹力绳做内收,不可外展。每组训练重复10~12次。该组动作提高胸肌肌肉群的协调性,增强胸部肌张力和耐力。进行下肢训练时,要将弹力绳一端固定在脚踝关节处,大腿拉紧弹力绳做伸展、外展和内旋动作。每组训练重复10~12次。该组动作可以提高下肢肌肉群的协调性,增强大腿和臀部的肌张力和耐力。网球发球,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很高,加强各部位协调能力,可以更好地掌控发球动作,提高发球质量。(2)自我牵伸与网球发球的关系。持拍类自我牵伸法,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开始练习时要从肌肉较为紧张的不常使用的一侧开始进行,这是因为从肌肉紧张的一侧开始可以提高注意力。以网球发球发力顺序进行次序牵伸,首先是从下肢部位的臀大肌开始做牵伸,涉及的肌肉依次为比目鱼肌、股四头肌、髋内收肌群、髋外展肌群、梨状肌、腓肠肌、腘绳肌。其次是躯干肌肉的牵伸,涉及的肌肉次序有腰方肌、背阔肌、躯干旋转肌群、背伸肌群。最后是上肢肉的牵伸,涉及的肌肉为冈下肌、胸大肌、肱三头肌、屈腕肌群、伸腕肌群、肩胛下肌。持拍类自我牵伸法运用到网球发球练习中,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大有裨益。

球技术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其中击球和随挥属于高组织( 关联) 性技能,所以在不同的环节,根据动作的特点合理采用分解法或完整法进行练习。

和有效性是网球发球教学中的重点,必须调动参与运动的肌肉进行协调。动作控制理论首先研究人体对神经系统控制进行协调运动,通过人体在各种复杂多变环境中有效地完成各种动作技能。“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是动作科学研究中的两个系统分类。开环控制系统,主要指事先做好动作程序的选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连贯动作,无需对动作进行修正。短暂快速特点是网球发球动作在开环控制系统中的分立动作。因此,在网球发球动作教学中,需要对网球发球技能提前做出预案设计,动作程序是由产生动作的特定肌群、参与肌群的运动次序、肌肉力量以及肌肉收缩的时序等组成。

2.3.3 网球发球技术的合成与系统协同效应 一般动作程序理论认为,动作

3.2 建 议

3.2.1 将动作控制理论融入网球发球

的教学中,将其作为网球发球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动作设计依据,从而提高网球发球教学的有效性。

3.2.2 动作控制理论在网球发球教学

中的应用,应从肌肉训练、协调性训练、功能性训练3个方面入手,可以以1个月为周期,对学生进行动作控制相关方面的具体研究。课程内容可以包括身体各肌肉的收缩形式训练、肌肉作用和关节活动度、身体各部分的用力肌群、肌肉的牵伸训练、身体各关节的配合训练、身体的对称性训练、动作的节奏训练 、力量训练、核心训练 、平衡训练、牵引训练等。

参考文献:

[1]张英波. 动作学习与控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2]MAGILL,R. A. 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 [M]. 第7版. 张忠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5-56.

[3]王兴通,郭培民. 论网球运动与体能训练[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3):76-77.

[4]姜传同. 浅谈网球发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J]. 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12.

[5]陈彩珍,卢健. 牵拉运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25-27.

[6]严波涛,李早. 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 中国体育科技,2001(10):36-40.

执行者能够修正已经掌握的动作模式来满足多变的外界环境需要。网球的发球动作是开环控制系统中的中心控制动作,其中的高组织(关联)性动作是击球和随挥两个动作,这2个动作不能分割。所以,本研究预先建立网球发球动作的程序记忆,在技术动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在逐渐增加准确度。网球发球动作中的动作时间、动作幅度以及肢体和肌肉等变化可以做出适当调整。例如,通过调整球与球拍相接触时的角度,来达到在相应环境下完成发球动作的技能表现。

2.3 基于动作技控制理论的网球发球教学方法的分析

2.3.1 网球发球的技能分析 根据网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经过动作控制理论融合网球发

发球技能动作的特点发现,网球的击球和随挥动作就具有高组织技能的特点。其中,击球的基础动作是引拍,发球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击球动作的有效完

球教学的训练,实验组学生的肌肉能力、协调性、功能性水平都得到了明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