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 大众文艺 中国 王玲 口口 口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610500) 摘要: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和策略才能达到目的。这种观察分析与策略综合思维能力投射在 不仅是指在产品的外观形式和功能的叠加上创新,更强调设计师对事 后来的设计行为中表现为:设计师必须对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全面 物和现象的洞察力,并能转化其中与设计有价值的部分运用不同的思 的综合分析,其中包含竞争品牌、产品线、价格、产品设计概念 维方式对产品设计的各要素再分析和整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 分析等,最终找到最适合的产品策略和实施方案以达到设计目 新方式。本文通过观察儿童幼时参与传统游戏和玩具中的思维方式, 分析得出这些思维方式与后来形成的产品设计思维具有明显的关联 的。而且,这类游戏进行中还具有思维的发散性:游戏者在追逐 个对象受阻时,能够马上转移目标到另外的对象上去。类似这 一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儿童游戏和玩具;产品设计思维;关联性 ~、定义与概述 1.中国传统儿童游戏 中国古汉语中通常以“游”“戏”“邀”“嬉”等来表示游 戏,多数指代轻松愉快的运动和娱乐活动。本文中的游戏可分为 两种:一是活动性游戏,通常为集体参与、有情节和规则,如我 们熟悉的捉迷藏、过家家等:二是有竞争性的智力游戏,通常借 助玩具为载体形成娱乐性和竞争性,如打牌、下棋和滚铁环等。 此处论及的“传统儿童游戏”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玩具在玩耍过 程中具有真实互动关系的游戏,而非现今风靡的网络虚拟游戏。 2.产品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其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有开拓性、变通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包含发散思维、逆向思 维、虚拟思维、模仿思维、想象思维等。本文所指的“产品设计 思维”不仅是产品的外观形式和功能的叠加上创新,更强调设计 师对事物和现象的洞察力,并能转化其中与设计有价值的部分运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产品设计的各要素再分析和整合,形成真正 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方式。通常人们认为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只有通 过在设计学院的定向训练和长期的设计实践中获得。其实不然, 研究表明早在幼儿时期的游戏活动中人的创造性思维就已经开始 萌芽,而且游戏中的思维方式对后天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模式有相 当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的传统游戏和游戏中的玩具来分别论述两者与 产品设计思维的关联性。 二、中国传统儿童游戏与产品设计思维的关联性 虽然传统儿童游戏包含的思维方式是多样而交互的,但不同 的游戏中运用思维方式的侧重却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 同游戏的类别来分析其中与产品设计思维的关联性: 1.虚拟角色型游戏与想象、模拟情景设计思维 我们儿时都玩过的传统“过家家”,无论是扮演游戏中的小 姐、丫鬟或是、医生都是借助想象力使扮演者的欲望得到极 大的满足。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角色游戏中儿童的行为,如同 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作家,他按照喜欢的新方式重新安排自己天地 里的一切。”虚拟角色扮演型游戏的特点是让扮演者摆脱现实事 物的束缚,按照情景的直觉和当时的处境去行动,从而产生愉悦 和满足感。这种角色扮演游戏中的想象力、模仿和情景构建思维 对应在产品设计思维中“情景设计法”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情 景设计法”需要设计师述说一个故事来模拟用户使用产品的情 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自己摸拟到用户的角度和使用情景中去 获得用户的感知和需求信息,从而明确产品的设计定位并找出新 的设计切入点加以执行,真正给用户以“使用者为本”的设计。 2.追逐打闹型游戏与设计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传统的追逐打闹游戏如 “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 钟”“捉迷藏”“三个字”等,研究表明:此类游戏不仅是对儿 童体能技巧的锻炼,更是对参与者观察力和思维对策的综合考 验。为了找到、抓住或成功藏匿、逃脱的双方必须在游戏中耳 尖、眼明、手快、奔跑及时、密切合作,并实施某些巧妙的方法 样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设计思维中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因为产品 设计常常是面对同样一个问题而要求有新的解决方法,这样设计 师需要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类型的多种设想,以便提出各种新的 解决方案,然后从中挑选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另外,追逐打闹型 游戏与设计思维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将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式以交 互运用的方式呈现。 三、传统游戏中的玩具互动对产品设计思维的影响 玩具,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玩”的器具,通常是游戏方式的 载体。如果说前面游戏类型中思维摸式对产品设计思维的关联性 偏重于前期定位的策略和分析的话,那么传统游戏中的玩具对产 品设计思维的影响则更在于后期的设计实施与表现上。 1.斗鸡、跳马、手影类以自身身体某部分作玩具 以自身身体某部分作玩具的游戏,是以身体的基本形态为基 础,利用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娱乐性或竞争性的游戏方式。此类 游戏中的“玩具”设计运用模仿与想象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打破原 先身体功能的,以丰富的动态造型变化达到游戏中“玩具” 的要求,其思维特征在产品设计的造型要素方面集中体现在追求 形态美感与功能适用的完美结合上。 2.沙包、键子、铁环类自制或自创玩具 此类儿童自制玩具通常是利用有限的废旧材料和简单制作方 法设计创造出一种新的可供玩耍的器具,它集中体现了孩子们对 周遭事物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绿色设计 理念的最初实践。此种思维模式在产品设计中不仅可以影响设计 师在可持续性设计之路上的持续探索,并且儿童时期动手制作器 具的兴趣和能力可直接影响后来的产品设计师在模型与材料方向 的发展。 3.七巧板、棋牌一类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益智玩具 首先,此类玩具本身就是可购买的产品,其产品设计需具 有吸弓I儿童视觉的形状、色彩和材料肌理等,而这些要素对儿童 最初的审美影响;其次,就此类玩具的游戏规则而言都具有较强 的智能开发导向:训练手脑心协调能力、启发视觉与图像思维能 力、鼓励团队协作能力等。此类综合思维模式贯穿在产品设计中 的调研、市场分析定位、设计方案、产品策略等设计环节始终。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儿童游戏和玩具对儿童成长时期的思维 方式影响很大,而这些思维模式将会对后来设计师的产品设计思 维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关联性。在今天这个传统儿童游戏日渐衰落 的时代,笔者分析中国传统游戏及玩具与设计思维的潜在联系与 影响,为探索复杂的设计思维领域开辟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1黄绍文卿丽蓉.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http://www.cnsece.com/ 2007. [2】王晓芬“捉迷藏”哪里去了——从社会学视角看民间儿童游戏的 衰落.《教育导刊》U1 2007(2). I31李月恩.王震亚.设计思维[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J原研哉.朱锷.设计中的设计【MJ.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