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视听结合、随文识字——《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案例

视听结合、随文识字——《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案例

来源:华佗养生网

  教学内容:

  《我家住在大海边》是北师大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一首富有海边渔村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感悟到大海边渔民愉悦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巧妙设计教学各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自己动手搜集材料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2、渗透看图识字、听读识字、随文识字、偏傍识字的方法,认识14个生字,认识两个笔画和两个偏旁,会写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记14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2、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形式识记14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2、录音机。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探究。

  教学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在观图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词语再识字,渗透看图识字法、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其次在自读听读诗歌中,边读边听边圈画诗歌中的生字渗透听读识字法、听读课文法,为认读生字、熟读课文打下基础。在具体教学单个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结构特征,渗透偏傍识字方法。写字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按照正确的笔顺和结构书写汉字,通过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再照着写字,来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书写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丁丁的图像:小朋友想认识他吗?请听他的介绍。

  2、听录音:

  ①我叫丁丁,家住大海边,今天来到北方想邀请大家到我的家乡去玩,你们愿意去吗?  

  ②好!请大家闭上眼睛,坐上我的飞船去大海边,呜……

  3、课件出示插图,按序观察。

  ①丁丁的家在哪里?大海边有什么?(由近到远说一说)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词语:月亮湾、一条船、老爷爷、打鱼、讲故事、大海。

  (先指名认读,再让学生帖在相应的部位)

  4、出示课题并齐读:我家住在大海边

  6、下面我们继续游览丁丁的家乡,请大家打开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我家住在大海边

  (设计意图: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本环节通过听录音、谈话、观图等,将学生带入了“丁丁的家乡”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了学生听话、观察的能力。)

  (二)朗读感知

  1、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一边观图一边仔细听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诗歌(两遍)。(要求:边读边对照生字条把课文中的生字找出来做上记号。)

  3、同桌一起读诗歌(齐读、互读)。要求: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并互相帮助。

  4、听老师范读诗歌,把自己读不准的字记一记。

  5、指名读诗歌,师生评一评。

  6、看课件齐读诗歌。

  7、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大海的画面,再次感受大海的美丽和渔民生活的愉悦。

  8、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丁丁告诉他家住在大海边,他还想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大家能告诉他吗?(练习用“   住在   ”的句式说话)

  9、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评价,提高朗诵水平,从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大海的富饶美丽;在听读、自读、互读中不断地提出要求,是在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师生互相评价,以鼓励为主,相互尊重,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趣味识字

  1、诗歌中认识词语

  ⑴同桌共用一本书,在诗歌中找词语。

  师述:诗歌中的几个词宝宝,你们一定有印象吧,我指谁,认得他们的就叫叫他们的名字。(出示词语卡片:住在、海边、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故事、说不完)。

  ⑵指名学生读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练习说话。

  ⑶开火车认读词语。

  ⑷送词语回家,把相关的词语帖在课文插图中。

  ⑸看图齐读词语,并说说这是什么识字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再动手把 “海边”、“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讲故事”五个词语帖到与图对应的位置,这样词和图一体,学习掌握看图识字法。)

  2、形式多样识字

  ⑴在词中找字。

  师述:这些词中藏着几个字娃娃,你能找出来吗?(看词语卡片在课文中找“亮、湾、条、爷、他、故、事、说、不、完”十个生字)。

  ⑵看课文读一读,记一记。

  ⑶指名认读生字,并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并练习组词说话。

  ⑷课件出示字卡男女抢读。

  ⑸送字回家(出示字卡、认读后帖在课件的课文中)。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识字,在玩中学到知识,巩固复习,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识字、学文,就不枯燥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总结回顾

  1、学生谈谈学后有哪些收获?

  2、师述:诗歌中说老爷爷有说不完的故事,到底老爷爷说了哪些故事呢?同学们想一想,下节课把你想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讲述故事

  1、大海边的月亮湾里有条打鱼船,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你们猜猜他会说什么故事呢?

  2、课件再次出示大海边的图片、打鱼船和老爷爷、冬冬,引导观察,启发想象。

  3、在小组中讲,比一比,看谁讲得好,讲给大家听。

  4、指名讲故事,每个组推选一名。

  5、评一评,谁讲得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想象中拓宽了创新空间,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想象和描述讲故事,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

  (二)感情朗读

  1、大海边风景美丽,物产丰富。你们喜欢月亮湾、喜欢大海吗?你能通过读把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2、自由读。

  3、听录音。

  4、指名说一说,录音中的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5、模仿读一读。

  6、比赛读,评一评谁读的好。(个人比、小组比)

  7、大家齐读。

  8、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读,使形象和情感融合,达到学生情感与诗歌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境地。)

  (三)识记书写

  1、 同桌讨论生字的记忆方法。

  2、 汇报。(学生说到哪个生字课件就出示哪个字)

  生:住:人+主=住,

  师:还有哪些字也是“イ”?

  生:“他、位”

  师板书:住、位、他(“イ”变成红色)

  出示“完”请你拼出它的读音,领大家拼拼。看看还有哪个字与它的读音相同?

  生:湾:请你领大家拼读。

  师板书:完、湾

  生:“打”它与手有关,左边是“オ”。

  师:板书:打

  师出示:“条、亮、爷、边”,指名认读再领大家读读。

  3、与同学交流说一说这是什么识字法?(偏傍识字方法)

  4、指导观察田字格,书写“住、月、打、上、位”。

  5、老师范写,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再描红,再照着写字。

  (边书空边口述,如“月”:一竖撇写在左半格、二横折钩写在右半格、三横写在上半格,四横写在横中线,四笔写成“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用记偏旁的方法,用记笔画的方法等;在书写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老师范写,学生再按笔顺书空后描红,再照着写字,通过这样严格的要求,让学生规范地书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扩展延伸

  1、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大海,与同学交流。

  2、搜集有关大海的图片,小组合作制作剪贴报。

  (设计意图:课后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画一画,找一找,剪一剪,贴一贴,寻找和大海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既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合作能力、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实际导入新课,创造性运用了教材: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大海,感悟大海的美丽。

  2、教学过程由面到点,侧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改变了过去的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模式,整体推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目的。

  3、教师注重了教学的容量和密度,逐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看图说话、看图识字的能力;练习用“   住在   ”的句式说话、想象讲故事的能力;在活动中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

  4、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意了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培养。

  5、充分利用课件,制作了课文插图、词语卡片,在看图过程中认识词语,然后让学生在看图中,把词与图一一对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在词中找字、在课文中找字,由静到动,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识记14个生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