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

来源:华佗养生网

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二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这节课的顺利学习将为以后圆锥体积的学习铺平道路。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但是学生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我给学生创设尽情展示自我的空间,通过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干支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从而解决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由此、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这个过程对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圆柱体积公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难点
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难点是: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6、教具、学具准备:
本节课采用的教具为课件和学具。(圆柱体切割组合学具,各小组自备所需演示的用具)。
      7、教学过程
一、认知前提
复习体积概念及长方体体积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为新知做充分的铺垫。
二、探求新知
1、首先引导学生用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尝试。当学生反复尝试无法测量出时,在学生尝试失败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改变思路,寻求新的方法。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情绪,转入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教学。
2、利用转化法推陈出新导公式
我启发提问: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引出新思路:用割拼的方法将它转化为其它图形。我先进行演示:先将圆柱沿底面分割成8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观察割拼过程,并寻找与长方体的联系。接着让学生操作,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并把它与圆柱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

2页,当前第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