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不赡养父母,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需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查明情况后,要强制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一、赡养老人是否儿女平等?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我国《老年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二、赡养义务都包括什么
赡养义务包括以下内容:
1、对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2、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3、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等。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要承担的责任具体如下:
1、依法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如果不赡养老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遗弃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