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论文选编l 高固含量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应用 于得海沈军陈八斤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51 1 21 5 摘要 选取含磷多元醇为反应性阻燃单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氧化丙烯二醇为软段,二羟甲 基丙酸为亲水扩链剂,合成了具有阻燃性能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合成方法,二羟甲基丙酸、含磷 多元醇添加量以及NCO/OH(Rt值)对所得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合成法,二羟甲基丙酸添 加量为2.5%(占预聚体质量百分数),NCO/OH值为1.6,含磷多元醇添加量为16%可以合成出固含量为 45%,贮存稳定性好且阻燃性能好的水性聚氨酯。 关键词高固含量;阻燃;水性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 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 酯或水基聚氨酯Ⅲ。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 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 可达到国标B1级。 1 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与试剂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工业级,拜尔 公司;聚氧化丙烯二元醇(N210),工业级(120℃ 优点,在涂料、胶黏剂、皮革涂饰、合成革、纺织 涂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改性主要有两种方法, 即复配法与合成法。复配法是将阻燃剂均匀的分散 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从而赋予其优异的阻燃效果。 林洪升等将溴系阻燃剂与三氧化二锑分散在水性聚 氨酯中,增稠后刮涂在织物表面,赋予织物优异的 阻燃性能口】。合成法是将具有活性基团的阻燃单体, 加入到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体系中,以共价键的形式 真空脱水1小时后使用),南京钟山化工公司;二 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品,上海紫业化工有 限公司;丁酮(MEK),化学纯,广东汕头西陇化 工厂;含磷多元醇,工业级,北京东方美龙化工科 技有限公司;三乙胺(TEA),化学纯,苏州亚隆 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1.2合成工艺 一步法: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 接入水性聚氨酯分子结构中,从而赋予产物优异的 阻燃性能[31o目前,阻燃水性聚氨酯通常采用芳香 族异氰酸酯作为硬度,产物的固含量通常只有30% 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配比的N210、TDI、 DMPA,含磷多元醇,于N2保护下反应至NCO含 量接近理论值(用二正丁胺法测试一NCO含量), 降温至45℃即得到水性聚氨酯的预聚体(反应过程 中视情况加入适量MEK调节预聚体黏度)。在烧 杯中加入去离子水与TEA的混合物,缓慢加入水 性聚氨酯预聚体,同时用FLUCO高剪切分散乳化 机乳化lmin~2 rain,旋转蒸发去除丁酮,得到含 磷多元醇改性的水性聚氨酯【4 。 左右,应用在纺织阻燃涂层中,存在两方面缺点, 首先,芳香族聚氨酯存在黄变现象,在浅色织物上 不能使用;其次,固含量低,通常都要刮涂三刀以上, 才能通过阻燃测试标准。因此合成一种不黄变且固 含量高的阻燃水性聚氨酯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 选取脂肪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 硬度,成功合成了固含量45%的阻燃水性聚氨酯, 两步法: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 中国阳燃2014第6期 7 产物增稠后,两刀刮涂在织物上,经测试阻燃效果 I论文选编I 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配比的N210、TDI、 DMPA,于N2保护下反应2.5 h,然后加入计量 散时相反转较困难,所得产物的稳定性较差,减压 蒸馏脱丁酮能耗较大,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生产的成 本;采取两步法合成工艺,合成过程中预聚体的黏 度增长比较平缓,至反应终点,预聚体的黏度适中, 的含磷多元醇,反应至NCO含量接近理论值(用 二正丁胺法测试一NCO含量),降温至45℃即得 到水性聚氨酯的预聚体,之后乳化分散,减压蒸馏 乳化分散时相反转较容易,所得产物的稳定性较好。 脱丁酮得到最终产物。 1。3乳液稳定性测试 采用离心加速沉降实验模拟测定贮存稳定性。 取10ml乳液,在离心机中3000r/min转速沉降 15min后无沉淀,可以认为有6个月的贮存稳定期吲。 1.4硬度测定 硬度的测定:用裁刀裁取试样,将其平行重叠, 使其厚度超过6mm。手持橡胶硬度计,平压在试样 上,直至硬度计底面与试样表面平稳地完全接触时 起1s内,读出硬度计的读数,即试样的硬度值[6]。 1.5阻燃性能测试 1.5.1氧指数(LOI)测试 Stanton RedcroftFTA,英国PL公司。按非 自撑材料的制样标准,将乳胶膜制成150 mm×50 mm的长方形样条,每组10个,取火焰在距顶端5 cm处正好熄灭时的氧浓度为该样品的氧指数m。 1.5.2应用性能 将合成的阻燃水性聚氨酯用增稠剂增稠,刮涂 在涤纶布上,高温烘干。上浆量控制在40g/m2左 右,然后测试垂直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参照GB/T 5455-1997)。 2结果与讨论 2.1合成方法对产物的影响 研究了一步合成法和两步合成法对高固含阻燃 聚氨酯乳液离心稳定性以及合成可控性的影响,如 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采取一步法合成工艺,合成过程 中预聚体的黏度增长较快,至反应终点,预聚体的 黏度较大,合成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丁酮,乳化分 8 中国阻燃2014第6期 表1合成工艺的影响 一步法 两步法 合成可控性 预聚体黏度迅速增大, 预聚体黏度增加平 (预聚体黏 到反应终点时,黏度 稳。到反应终点时黏 度) 较大,需加入大量丁 度适中,易于乳化 酮稀释,乳化困难 产物稳定性 1ml沉淀 无沉淀或分层 2.2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的影响 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的影响 添加量 乳液外观 离心稳定性 乳液所能达到的 (%) 最高固含量(%) 2.25 乳白色液体 0.5ml沉淀 45 2.5 乳白色液体 无沉淀 45 2.75 乳白色发蓝光液体 无沉淀 37 3 淡蓝色不透明液体 无沉淀 35 3.25 淡蓝色半透明液体 无沉淀 35 由表2可知,随着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的增加, 乳液的外观趋于透明,离心稳定性增加,这是因为 随着二羟甲基丙酸用量的增加,亲水基团的含量增 加,使得聚氨酯预聚物的亲水性增大,乳液粒径变 小,溶液趋于透明,其离心稳定性变好。但是,随 着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的增加,乳液所能达到的最 高固含量却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包覆在聚合物乳液 分散粒子周围的结合水增多,乳化时相转变位置延 后,不容易获得高固含量分散体 。最终确定二羟 基甲基丙酸添加量控制在2.5%。 2.3 NCO/OH值的影响 研究了NCO/OH值对高固含阻燃聚氨酯乳液 离心稳定性,成膜硬度的影响。 表3 NCO/OH值的影响 NC0/OH 离心稳定性 硬度/邵氏A 1.4 4.5ml沉淀 26 1.6 2.5ml沉淀 38 1.8 1mI沉淀 45 2.0 无沉淀 53 I论文选编I 由表3可知,随着NCO/OH值的提高,乳液 的离心稳定性提高,硬度逐渐增强。这是因为随着 (占预聚体质量百分数),NCO/OH值为1.6, 含磷多元醇添加量为16%,合成出固含量为45%, 稳定性好的水性聚氨酯,且阻燃性能较好。克服了 NCO/OH比值的增加,即提高聚氨酯的硬段含量, 使成膜物的硬度增加;NCO含量的提高,使得含 磷多元醇更容易接人聚氨酯主链结构中,从而形成 原有芳香族阻燃聚氨酯在涂层加工中所出现的易黄 变,不容易达到指定干增重的缺点。 了稳定的分散体。综上所述,最终确定NCO/OH 为2.0。 2.4阻燃性能分析 表4给出了含磷多元醇不同添加量改性的水性 聚氨酯的LOI值,及其应用于织物涂层处理后,织 物的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表4 LOI值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笛僻多兀醇添 LOt/% 损毁长 续燃时间 阴燃时间 加量/% 度/cm /s /s (质量百分数) 4 25.5 22 31 0 8 26.8 19 26 0 12 28.5 16 18 0 16 29.2 12 4 O 由表4可知,随着含磷多元醇添加量的提高, 水性聚氨酯涂膜的氧指数逐步提升,当含磷多元醇 的添加量为16%时,氧指数可达到29.2%,阻燃性 能达到难燃级。织物垂直燃烧后的损毁长度、续燃 时间逐渐缩短,阴燃时间都为0秒。当含磷多元醇 的添加量为16%时,所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可以赋予 织物优异的阻燃性能,达到国标B1级。 3结论 采用两步合成法,二羟甲基丙酸添加量为2.5% 参考文献 [1】许戈文.水性聚氨酯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6,1-3. [2】林洪升,瞿少敏.柔软型阻燃聚氨酯(PU)织 物涂层胶TF-680的合成和应用.中国阻燃学 会.中国阻燃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178- 181. [3】欧育湘.实用阻燃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1,134-135. [4]汪多仁.中国皮革,2001,30(17):16-18. [5】李绍雄,刘益军.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88-90 [6】陆雪良,曾小君,陈船妹.聚酯型阳离子水性 聚氨酯乳液的合成研究.化学世界,2005(4): 199-201 [7]陈鹤,罗运军.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24(6):79-82. [8】王武生,王宇,曾俊.超高固含量水基聚氨 酯分散体的合成理论与实践.聚氨酯工业, 2005,20(6):1-5. 中国阻燃2014第6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