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外科学习题一

中医外科学习题一

来源:华佗养生网
A1题

1 、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著作是: A 、《五十二病方》 B 、《刘涓子鬼遗方》 C 、《外科正宗》 D 、《金疮瘛疭方》 E 、《外科精义》

2 、在中国医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外科称疡科的时代: A 、春秋 B 、战国 C 、东汉 D 、周代 E 、夏代

3 、下列疾病哪种是由感染特殊毒发生: A 、红丝疔 B 、瘰疬 C 、丹毒 D 、流注 E 、漆疮

4 、外科辨肿,其肿“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哪一种:A 、火肿 B 、风肿 C 、气肿 D 、瘀血肿 E 、痰肿

5 、辨痛,其痛“形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属: A 、风痛 B 、气痛 C 、化脓痛 D 、瘀血痛 E 、虚痛

习题一

1

6 、辨痒,“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属: A 、湿痒 B 、风痒 C 、 虫淫痒 D 、血虚痒 E 、热痒

7 、辨溃疡,“疮面呈穿凿形,常可深及骨部”,属: A 、岩性溃疡 B 、瘰疬溃疡 C 、麻风溃疡 D 、梅毒性溃疡 E 、褥疮性溃疡

8 、检查乳房,指出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注意肿块的位置,乳头是否抬高 B 、肿块大小,有否触痛

C 、肿块硬度,是否与皮肤粘连 D 、检查乳房选择在经前 7~10 天 E 、肿块活动度

9 、疖病的临床特征,请指出哪项是错误的 A 、好发于项后发际部、臀部 B 、好发于夏秋季节 C 、可发生于身体各处 D 、好发于消渴患者 E 、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10 、 三陷证的火陷证其 治法是: A 、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B 、托毒透邪、补养气血 C 、解毒透邪清心开窍 D 、凉血解毒生津养胃 E 、温补脾肾

习题一

2

11 、蛇串疮内治的重要方剂是: A 、黄连解毒汤 B 、丹 栀 逍遥散 C 、银翘散 D 、 透脓散 E 、龙胆泻肝汤

12 、黄水疮的病因病机: A 、火毒 B 、血热 C 、暑湿热 D 、风热 E 、血虚

13 、疥疮的皮损特点是: A 、脓疮 B 、丘疹 C 、结痂 D 、隧道 E 、结节

14 、血栓外痔好发于 A 、 6 、 12 点 B 、 3 、 7 、 11 点 C 、 3 、 7 点 D 、 3 、 9 点 E 、 3 、 6 点

15 、 肛漏手术 成效的关键在于:A 、正确处理内口

B 、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清洁 C 、 引流通畅

D 、 防止假性愈合 E 、皮肤切口要扩大些

习题一

3

16 、和营法的代表方剂为: A 、 透脓散 B 、八珍汤 C 、六味地黄丸 D 、五味消毒饮 E 、桃红四物汤

17 、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气血盛衰 B 、脏腑功能失调 C 、阴阳失调 D 、经络阻塞 E 、营气不从

18 、溃疡脓出不畅,有少量袋脓者,宜选: A 、内服清热解毒药 B 、扩创法 C 、挂线法

D 、外用升丹提脓 E 、垫棉法

19 、 流痰除由风寒痰浊凝聚而形成外,还与哪脏亏损有关:A 、肝 B 、脾 C 、肺 D 、肾 E 、心

20 、 乳痈成脓 期内治的方法和方剂是: A、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 B、 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瓜篓牛蒡汤 C、 清肝泻胃、通乳散结──龙胆泻肝汤 D、 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柴胡疏肝汤 E、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

习题一

4

21 、破伤风肌肉强直性痉挛首先从( )开始: A 、头面部 B 、四肢 C 、躯干 D 、颈项 E 、腰背

22 、传染性软疣的皮疹是: A 、丘疹 B 、脓疱 C 、水疱 D 、结节 E 、有脐凹

23 、白秃疮的皮疹是: A 、碟形黄痂 B 、湿烂 C 、白斑断发 D 、脱发 E 、斑丘疹

24 、锁肛痔好发于哪个年龄段 A 、 30 岁以上 B 、 40 岁 以上 C 、 50 岁 以上 D 、 60 岁 以上 E 、任何年龄

25 、明朝时期医生各自形成流派,主要的三本代表著作是:A 、《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外科全生集》 B 、《外科理例》、《医宗金鉴》、《外科正宗》 C 、《外科全生集》、《外科正宗》、《疡科心得集》 D 、《疮疡经验全书》、《疡科心得集》、《外科启玄》 E 、《疮疡经验全书》、《理论淪文》、《外科正宗》

习题一

5

26 、外科见“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属: A、 肾恶 B 、脏腑败坏

C 、气血衰竭(阳脱) D 、脾恶 E 、心恶

27 、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风火 B 、寒湿 C 、火毒 D 、湿热 E 、风湿

28 、颜面部疖和疔 ,初起局部都有粟米样硬结,拟诊为疔的主要依据是:A、 红热高肿 B 、痒痛兼作 C 、发热恶寒 D 、疼痛剧烈 E 、 顶硬根深

29 、外吹 乳痈最常见 的原因是: A、 乳汁郁积 B 、七情不畅 C 、感受外邪 D 、乳晕部感染 E 、乳头破碎

30 、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学家是: A、 扁鹊 B 、郑玄 C 、张仲景 D 、华佗 E 、 医驹

习题一

6

31 、辨痒,“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流水”,属: A 、湿 B 、风 C 、热 D 、血虚 E 、虫淫

32 、辨“五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属:A 、心善 B 、 肝善 C 、 脾善 D 、 肺善 E 、肾善

33 、原发性皮损指的是: A 、斑丘疹 B 、鳞屑、糜烂 C 、肥厚、粗糙

D 、苔藓样变、疤痕 E 、痂

34 、粉刺之肺经风热证,其治疗方剂是: A、 茵陈蒿汤 B 、龙胆泻肝汤 C 、枇杷清肺饮 D 、消风散 E 、黄连解毒汤

35 、下列哪项不是湿疮的临床特点,请指出: A、 对称性分布 B 、多形性损害 C 、反复发作

D 、常见于暴露部位 E 、剧烈瘙痒

习题一

7

习题一

36 、颈痈的病因病机除因乳蛾、口 疳 、龋齿或头面 部等感染毒 邪而诱发外,另一种是: A 、肝脾 血热兼忿怒 气郁,导致气血凝滞,经脉壅阻而成。 B 、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 ,脏腑蕴热,火毒结聚所致。 C 、由于湿热火毒蕴结而成。

D 、温病后汗出不畅,以致余邪热毒结聚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所致。 E 、多因外感风温、风热、挟痰 蕴结少 阳 阳 明之络所致。

37 、下列哪项不是瘰疬的临床特点: A 、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 B 、病程进展缓慢

C 、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

D 、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痛不红,缓缓增大,融合成串如贯珠之状 E 、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

38、 下列哪味药物不属于五味消毒饮: A 、 金银花 B 、 野菊花 C 、 蒲公英 D 、 天葵子 E 、 连翘

39、 下列哪味药物 不属于透脓散: A 、 当归 B 、 黄芪 C 、 皂角刺 D 、 川芎 E 、 紫地丁

40、 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 A 、 直肠柱线 B 、 肛口皮肤线 C 、 括约肌间线 D 、 齿线 E 、 白线

8

41、 肛门直肠疾病中,不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是: A 、 风 B 、 湿 C 、 虫 D 、 热 E 、 血虚

42 、肛管的长度约为 A 、 3cm B 、 6cm C 、 9cm D 、 12cm E 、 15cm

43 、内痔分期中,指出哪项错误:

A、 痔核小,无疼痛, 不 脱出,以便血为特征属 I 期

B、 痔核较大,便血或多或少,便时可脱出 肛 外,便后自行回纳,属 II 期C、 痔核更大,出血更多,大便时可脱出,亦可自行回纳,属 III 期 D、 痔核大,出血不多,便后脱出不能自行回纳,属 III 期 E、 痔核更大,便后脱出,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属 III 期

44 、儿童烧伤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 、头颈面部: 9 +( 12 +年龄)=?% B 、头颈面部: 9 +( 12 -年龄)=?% C 、头颈面部: 41 +( 12 -年龄)=?% D 、双下肢: 41 +( 12 -年龄)=?% E 、双下肢: 41 -( 12+ 年龄)=?%

45 、急性皮炎渗出量多者应选择何种外用药物: A 溶液(湿敷) B 粉剂 C 酊剂 D 软膏 E 油剂

习题一

9

46 、局限性风瘙痒发病部位多见于: A 、头面部 B 、颈部 C 、胸腹部 D 、腰部 E 、阴部

47 、下列哪项是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之一: A 、外生殖器成群小水疱 B 、疼痛 C 、不易复发 D 、疤痕 E 、多发老人

48 、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结节性红斑性、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A 、猫眼疮 B 、瓜藤缠 C 、黧黑斑 D 、红蝴蝶疮 E 、油风

49 、周期性疼痛是下列哪种疾病的主要症状: A 、肛裂 B 、内痔 C 、肛瘘

D 、肛管直肠癌 E 、外痣

50 、肛瘘的内口多数在: A 、 肛周皮肤上 B 、肛管内

C 、齿线处的肛窦内 D 、直肠内 E 、齿线以上

习题一

10

习题一

A2题

1 、 肿疡溃后脓水稀少, 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乏力,治宜: A、 内托法 B 、补法 C 、 透脓法 D 、补托法 E 、清消法

2 、手掌肿胀,失去正常凹陷,疼痛剧烈者为: A、 蛇肚疔 B 、托盘疔 C 、蛇头疔 D 、蛀节疔 E 、泥鳅疔

3. 背部皮肤结块疼痛,初起如粟米样丘疹,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脓头多个,状如蜂窝,诊断应为: A、 疔 B 、痈 C 、有头疽 D 、发

E 、脂瘤染毒

4. 患者,男, 45 岁,农民。田间劳作时不慎造成右足外伤,局部皮肉迅速腐烂,创面凹陷色黑,很快累及小腿,轻按患处可闻有捻发音,并有混有气泡的稀薄脓水溢出,伴恶臭气味。此病的诊断是 A 、脱疽 B 、疫疔 C 、红丝疔 D 、丹毒 E 、烂 疔

11

习题一

5. 患者,男, 56 岁。 颈 后部肿块,红肿热痛,上有多个脓头,溃后形似蜂窝,腐肉阻塞,脓液 积蓄难 出,肿痛难消,外治应首选: A 、八二丹、金黄膏 B 、玉露膏 C 、垫棉法

D 、生肌散、白玉膏 E 、切开引流术

6. 患者,女性, 40 岁,颈前部右侧结块发现一月,无胀痛等不适,进食吞咽无影响。肿块约有 2 CM × 2CM ,边界清,表面光滑,质柔韧而圆,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局部肤色正常。应考虑为: A 、肉 瘿 B 、气 瘿 C 、石 瘿 D 、瘿 痈 E 、臖核

7. 患者,男性, 37 岁,左足怕冷,痠痛伴间隙性跛行一年余。目前左足趾麻木,疼痛入夜明显,遇冷痛剧,肤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治疗宜选用: A 、四妙勇安汤 B 、顾步汤 C 、八珍汤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四物汤

8 .瘾疹常于经前 2~3 天出现,经净后渐轻或消失,如此反复,证多属: A 、肠胃湿热 B 、气血两虚 C 、冲任不调 D 、风热犯表 E 、风寒束表

12

习题一

9 .患者,男性, 30 岁。头发、皮肤多脂发亮,油腻而有红斑,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当诊断为: A 、风瘙痒 B 、白屑风 C 、 面游风 D 、白疕 E 、油风

10 .患者,女性, 62 岁。肛门处经常有物脱出,形似圆锥状,淡红色,触之柔软,无弹性,不出血,无疼痛,能用手推回,仅有坠胀感。当诊断为: A 、内痔 B 、外痔 C 、脱肛 D 、锁肛痔 E 、息肉痔

11 .中年妇女见乳头溢血,且在乳晕部可触及小肿块,压迫肿块可见血性液体从乳头溢出,应首先考虑下列何病? A 、乳腺囊性增生病 B 、乳腺癌

C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D 、乳晕部感染 E 、粉刺性乳痈

13

习题一

A3题

李某,男, 35 岁。一周前左面颊结块上有脓头,麻木疼痛,挤压后引起面目俱肿,头痛,怕冷,寒战,纳少,苔薄黄,脉数。

1 、据病史,此病应诊断为: A 、 疖 B 、疔疮 C 、疔疮走黄 D 、有头疽 E 、痈

2 、此病例治则应为:

A 、散风清热解毒 B 、清热解毒 C 、凉血清热解毒

D 、清热托毒 E 、清热利湿

3 、根据诊断于病情,下列哪些药不适宜运用:A 、生黄芪 B 、荆芥

C 、川芎 D 、生地 E 、赤芍

14

习题一

患者,女, 28 岁,颈前左侧突然结块肿痛 3 天。患者 2 周前曾有上感发热史,目前已趋痊愈。 3 天前颈前左侧肿痛,日渐加重,伴咽干咽痛,进食吞咽正常,无乳蛾肿大。疼痛波及左耳后。肿块位于结喉左旁,边界不清,约 2 × 3CM 2 ,触痛明显,皮色微红,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4. 此病应诊断为: A 、颈痈 B 、瘰疬 C 、臖核 D 、 瘿 痈 E 、痄腮

5 .此病例的中医证型是: A 、风热痰凝 B 、气滞痰凝 C 、气滞血瘀

D 、肝郁火旺 E 、火毒入血

6. 此病例治疗宜选用: A 、瓜蒌牛蒡汤 B 、消风散 C 、牛蒡解肌汤 D 、逍遥散 E 、五神汤

15

习题一

患者,男性, 50 岁。右小腿突然红肿热痛 1 天,伴有高热 40 ℃ 。局部症见右小腿前外侧大片红肿色鲜,边界清楚,扪之灼手,压痛明显,压之腿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7. 本病的诊断是: A .发 B 、丹毒 C 、流注 D 、股肿 E 、痛风

8. 本病的内治主方当选: A .黄连解毒汤 B 、普济消毒饮 C 、龙胆泻肝汤 D 、银翘散 E 、萆薢渗湿汤

9. 外治可选用: A .中药薰洗 B 、红油膏外敷 C 、冲和膏外敷 D 、千捶膏外敷 E 、 砭镰法

16

习题一

患者,王某,男性, 52 岁,肛门旁肿痛 7 天,伴发热 3 天。体温为 38.0 ~ 38 .7 ℃ ,口干心烦,大便困难。查体:截石位10 ~ 12 点位,距 肛 缘 3cm 处肿块,约 3 × 2.5 cm 2 ,红肿高突,有明显波动感。舌红,苔腻,脉滑数

10 、 诊断应考虑为: A 、内痔 B 、肛裂 C 、肛瘘 D 、脱肛 E 肛 痈

11 、 内服治疗宜选用: A 、仙方活命饮 B 、黄连解毒汤 C 、透脓散

D 、萆薢渗湿汤 E 、龙胆泻肝汤

12 、 手术治疗时应选用: A 、注射疗法 B 、切开疗法 C 、结扎疗法 D 、 缝合疗法 E 、切除疗法

患者,男性, 24 岁。一周前外出旅游。回来 2 天,出现双手指缝间针尖样丘疹和水疱,并可见隧道,奇痒难忍,遇热及夜间更甚。

13 、本病诊断考虑: A 、湿疹 B 、风瘙痒 C 、疥疮 D 、癣 E 、鹅掌风

14 、外用药物当选用: A 、金黄膏 B 、疯油膏 C 、青黛膏 D 、硫磺膏 E 、黄柏霜

17

习题一

A4题

患者,男, 46 岁。腰背部结块肿痛 10 天伴高热 2 天。 10 天前腰背部初发结块肿痛,日渐加重,脓头相继增多。目前体温 39 摄氏度,腰背部正中红肿结块约 10* 10cm 2 ,边界清楚,高起,有 7~8 枚脓头,脓出稠厚,量不多。便秘 溲赤 ,舌红苔黄腻,脉数。 1. 病应诊断为何病: A 、背痈 B 、有头疽 C 、发 D 、流注 E 、疔疮

2 .本病的治疗主方是: A 、普济消毒饮 B 、牛蒡解肌汤 C 、仙方活命饮 D 、五神汤 E 、竹叶黄芪汤

3 、本病易出现何种变证: A 、附骨疽 B 、流痰 C 、走黄 D 、内陷 E 、发 颐 4 、(假设信息)若病人出现 疮形平塌 ,根盘散漫, 溃出脓水 稀少或带血水,唇干舌燥,舌红,苔黄,脉细数。宜选用 : A 、竹叶黄芪汤 B 、十全大补汤 C 、黄连解毒汤 D 、 透脓散 E 、四妙勇安汤 5 .(假设信息)若病人出现 疮形平塌 ,根盘散漫,化脓迟缓,腐肉难脱, 脓水清稀带灰绿 ,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宜选何方 : A 、竹叶黄芪汤 B 、十全大补汤 C 、黄连解毒汤 D 、托里消毒散 E 、益胃汤 6 、(假设信息)若病人经治疗后,疮 面腐去 新生,肉色鲜红,但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外治可选用 :

A. 拖线法 B 、 垫棉法 C 、烙法 D 、 砭镰 法 E 、 灸 法

18

习题一

患者,女, 28 岁。右乳房外侧红肿疼痛伴发热 3 天。初产哺乳 2 周,伴口苦,心烦,大便干结。检查:体温 38.8 , ,右乳房外侧红肿范围 4*5 ,结块质硬,按之灼热,压痛明显,右腋下淋巴结肿大约 2*2 ,有压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7 、该病的中医诊断是 : A 、内吹乳痈 B 、外吹乳痈 C 、粉刺性乳痈 D 、传囊乳痈 E 、乳发

8 、其中医证候是 : A 、热毒蕴结 B 、肝气郁结 C 、风热外侵 D 、气滞热壅 E 、痰热壅盛

9 、其治法是 :

A 、清热解毒,通乳消肿 B 、疏肝理气,通乳消肿 C 、疏风解表,通乳消肿 D 、疏肝清热,通乳消肿 E 、清热化痰,通乳消肿

10 、(假设信息)若病人发热持续数天不退,乳房结块肿痛加重,按之中软应指。治疗应考虑 :

A 、金黄膏外敷 B 、冲和 膏外敷 C 、切开排脓 D 、垫棉压迫 E 、手法按摩

11 、(假设信息)若病人出现右乳肿块处 自溃出脓 ,但身热不退,右乳肿痛未见明显减轻,诊断应考虑 : A、 乳发 B 、乳漏 C 、乳痨

D 、传囊乳痈 E 粉刺性乳痈

19

习题一

12 、 (假设信息)若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并配合黄连解毒汤内服后,患者身热已退,肿痛减轻,但右乳肿块质硬不消,舌苔薄白,脉弦细。应选用的方剂是 : A、 四逆散 B 、四物汤 C 、四妙汤 D 、透脓散 E 、瓜蒌牛蒡汤

患者,蔡某,女性, 20 岁,有大便困难病史十年, 自诉近 2 周来,排便时肛门呈刀割样疼痛,约持续半天,伴有出血,量少,色鲜红。舌淡,苔薄,脉细

13 、诊断首先考虑为 : A 、内痔

B 、肛门直肠脓肿 C 、直肠息肉 D 、肛裂 E 、肛瘘

14 、首要的检查是: A 、 肛门视诊 B 、 直肠指诊 C 、 窥肛器检查

D 、 乙状结肠镜检查 E 、 探针检查

15 、内治法的治疗原则为 : A 、清热利湿通便 B 、清热解毒通便 C 、清热润燥通便 D 、养血补血通便 E 、补中益气通便

16 、 若检查 发现肛门口有一个梭形溃疡,色红,边缘光整,宜选用的外用药物是 : A 、白玉膏 B 、金黄膏

C 、冲和膏 D 、阳和解凝膏 E 、青黛膏

17 、若肛门局部检查时发现肛门溃疡表面呈灰白色,伴皮下 瘘 、 肛 乳头肥大形成,根治的方法宜选

A 、注射疗法 B 、结扎疗法 C 、扩 肛 法 D 、切开疗法 E 、熏洗疗法

20

B1题

A. 有头疽 B. 瘰疬 C. 发 颐 D. 流痰 E. 红丝疔

1 .易造成残废的疾病是

2 .易 发生走 黄变症的疾病是

A .股肿 B .毒蛇咬伤 C .青蛇毒 D .脱疽 E. 臁疮

3 .具有指( 趾 ) 端易坏死 脱落的疾病是

4 .具有体表筋脉肿胀灼热,红硬疼痛,可触及索条状物临床症状的疾病是

A. 便血 B. 痔核脱出肛外,可自行回纳

C. 排便肛门剧痛 D. 痔核嵌顿 E. 流脓

5 、Ⅰ期内痔的特征 答案: 6 、Ⅱ期内痔的特征 答案:

习题一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