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共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共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华佗养生网
电 子 商 务

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

的应用共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胡 奇  南开大学

摘 要:在现代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使用最早的国家为英美等国,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高,且呈现出一定的应用共性。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英美等发达国家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基于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先进经验,我国应在自身电子商务发展现实基础上积极借鉴。本文即对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分析,并对英国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呈现出的共性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 英美 应用 共性 我国 影响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在世界各国均具有重要地位。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这一传统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为促进农产品市场透明与信息流通的提高,以及农产品产业协调方便性的提高,使农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实现市场风险的降低,农业电子商务在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大环境下随之发展起来。

一、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进展概况

1.美国农业电子商务进展概况。早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就已经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加以开展。关于电子商务的含义,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在1993年作出过解释,不过当时的农业电子商务在开展过程中还未普及因特网,电子市场以内联网形式存在。美国农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在2001年进行了一项普查,来了解农场中因特网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因特网已经成为美国农户对商品价格等进行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手段,美国农民可足不出户即首先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及对财务的管理,一些美国农民在网上进行采购和销售农产品,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几乎均得到了农民的应用。

2.英国农业电子商务进展概况。与美国一样,英国也属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梯队,电子商务环境准备度水平很高。仅从早期发展来说,2004年英国农产品相关企业通过因特网实现的销售总额为662亿美元,到2005年则达到了1033亿美元,相比上年实现了56%的增长。相较农业电子商务,英国其他领域的电子商务大环境已经比较成熟,这一电子商务环境无疑也较大地影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世界上首个为全球提供农产品互联网服务电子市场即由英国于上世纪中期建立完成,随着Farming Online的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产品网站相继诞生。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呈现出的应用共性及对我国启示1.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呈现出的应用共性。通过对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了解可以看出,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全面普及。正是在计算机及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电子商务才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在世界各个国家中,美国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可谓是所有国家中最高,这一实力同样反应在农业电子商务领域,其发达的信息化水平引领着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羊指向。在欧洲发达国家中,英国属于老牌工业化国家之一,在世界领域中英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及电子商务网络贸易发展同样名列前茅。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缩影,虽然从表征上看英美两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等具有一定差异,但从内在来看英美两国具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共性和示范意义。

2.英美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所处阶段为快速发展时期,从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来看,不可或缺的基础为计算机因特网的广泛接入。我国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必须承认不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上均与美英两国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导致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仍需进一步努力。我国可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美英等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从其发展中寻找可应用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

第一,基于美英两国在农业电子商务中的大量科技和资金投入,我国也应认识到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要想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得更加健康和有序,的正确引导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应立足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尚不发达的现状,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一些优惠,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人才投入加大力度。在硬件设施上,应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286

加大农村计算机应用补贴和普及;并顺势时代发展潮流,尽快发展农村移动电子商务;也可将地区作为中心,建设“信息村”,增强农业电子商务聚集和带动效应,给农民开创更加多为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及电子商务延伸服务。也可引导农民通过对手机短信、WAP、语音通讯等手段的加强利用,促进信息服务便捷性的提高,尽快提升网上成交率,使农民能够在帮助下对自己的网络客户服逐渐建立。对农业电子商务的投入,还应涉及到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导与培训上,对村民获得和使用新知识的能力进行训练,促进农民对农产品品牌与质量意识的提高,以及农民搜寻信息、网上交易以及防范风险能力的提高,以缩小和英美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差距。

第二,我国应促进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组织聚集优势和品牌效应的形成,提升农业电子商务的辐射范围。在个体农民的各种各样支持机制中,品牌和合作社是重要组成部门。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有大约15万个,农村经营大户则近100万,农民经纪人在200多万,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几乎遍布我国各地。我国可依托大型农企与农村合作社,将其纳入农业电子商务中,以其作为拉近与农业、农民、农民距离的桥梁,建立基于这些农民信任的企业与平台的农业电子商务“村经验中心”,使农户在体验中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好处,从心理深处改变对电子商务供应商的认识,促进其自愿和积极加入电子商务网络中。此外,还应广泛推广农产品网交会等形式,通过对多种平台资源的整合来促进各种平台优势的充分发挥,形成品牌吸引力,使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尽快走向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方向,促进网上和网下互动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尽快形成。

第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在的引导和带动下,对网站资源和品牌优势等平台作用充分发挥,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对具有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农业网站平台进行发展,促进农产品网上服务的进一步扩展,争取将其向各个省市地区延伸和辐射,打造一个跨地区乃至覆盖全国的全面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另外,农民数据库与管理数据库应打破孤立存在的状态,实现彼此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且在整合的过程中可对有效的反馈机制加以建立,并将专家与终端用户连接起来,向农民提供一定的专家支持,以对地方性经验更好地管理和共享。此外,我国还可对农产品标准化机制进行构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各个特点中,对农产品信息的直观浏览是其中显著特点,农产品标准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而且能够促进农产品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提升农产品的电子成交率。作为一项新理论、新技术,农业电子商务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这种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尤为明显。美英两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共性,是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普遍特征,我国应基于自身农业电子商务国家,积极吸收和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会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4,(05):33-34.

[2]于莹,秦向阳.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J].2011,(10):80-81.

[3]葛俊,严奉宪,杨承霖.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05):48-51.

[4]潘园园.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24-26.

作者简介:胡奇(1975—),女,江苏无锡人,本科,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财务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