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剖析
一、招聘剖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
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 ÷应聘的全部人数 ×100%。 2、月均匀人数:
(月初人数+月尾人数) ÷2 3、月员工辞职率:
整月员工辞职总人数 ÷月均匀人数 ×100% 4、月员工新进率:
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 ÷月均匀人数 ×100% 5、月员工保存率:
月尾保存的员工人数 ÷月初员工人数 ×100% 6、月员工损失率:
整月员工辞职总人数 ÷月初员工人数 ×100% 7、月员工出入比率:
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 ÷整月辞职员工总人数 ×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剖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
出勤天数 ÷规定的月工作日 ×100% 2、加班强度比率:
当月加班时数 ÷当月总工作时数 ×100%
1 / 7
1 / 7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3、人员出勤率:
当日出勤员工人数 ÷当日公司总人数 ×100%
4、人员少勤率:
当日少勤员工人数 ÷当日公司总人数 ×100%三、常用薪水计算、人力成本剖析公式
1、月薪薪水:
月薪水额 ÷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薪水: 计件单价 ×当月所做件数
3、平常加班费:
月薪水额 ÷天÷8小时 ×倍×平常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
月薪水额 ÷天÷8小时 ×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
月薪水额 ÷天÷8小时 ×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薪水比率:
直接生产人员薪水总数 ÷公司薪水总数 ×100%
7、非生产人员薪水比率:
非生产人员薪水总数 ÷公司薪水总数 ×100%
8、人力资源花费率:
一准期间内人工成本总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100%
2 / 7
2 / 7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9、人力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比重: 一准期间内人工成本总数 ÷同期成本花费
总数 ×100%
10、人均人工成本:
一准期间内人工成本总数 ÷同期同口径员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
一准期间内公司利润总数 ÷同期公司人工成本总数 ×100%
四、培训统计剖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
实质培训列席人数 ÷计划培训列席人数 ×100%
HR 常用公式剖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 / 任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辞职缺口补充的人数
/ 任职总人数
3.辞职率(主动辞职率 / 裁减率)=辞职人数 / 任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感人数 / 任职总人数
5.人事花费率=(人均人工成本 * 总人数) / 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 +待报到人数) / (计划补充人数 +暂时补充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 =每个月编制人数 / 任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 +辞职率) /2
9.辞职率 =辞职人数 / ((期初人数 +期末人数) /2 ) 10.员工进入率 =报到人数 / 期初人数
3 / 7
3 / 7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11.辞职率 =辞职人数 /( 期初人数 +录取人数 ) × 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水的计算方程式为 : 13.每日薪水 =月固定薪水 /21.75 天
14.当月应得薪水 =每日薪水 x 当月有效工作天 备注:
x 当月实质工作天数调整比率
当月应工作天数 =当月自然日天数 –当月歇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 =当月应工作天数 –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质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 天/ 当月应工作天数 :
作为生产型公司,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销售收入 / 总人数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 / 任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辞职缺口补充的人数
/ 任职总人数
3.辞职率(主动辞职率 / 裁减率=辞职人数 / 任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感人数 / 任职总人数
5.人事花费率=(人均人工成本 * 总人数) / 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成本功效评估:
总成本功效 =录取人数 / 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功效 =应聘人数 / 招募期间的花费
选拔成本功效 =被选中人数 / 选拔期间的花费
人员录取功效 =正式录取人数 / 录取期间的花费
招聘利润成本比 =全部新员工为组织创建的价值
/ 招聘总成本
4 / 7
4 / 7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数目评估:
录取比 =录取人数 / 应聘人数 *100%
招聘达成比 =录取人数 / 计划招聘人数 *100% 应聘比 =应聘人数 / 计划招聘人数 *100%
薪水计算 =月薪水 /21.75* 实质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加班率:
总加班时间 / 总出勤时间
直接间接人员比率:
直接人员 / 间接人员
S B \\8 k1 i9 @\" @.
人力资源季(月)报表统计指标汇总:
* L$ E\" r2 \\: n9
一、人员数目指标
1、按行政单位区分(总部、地区)与编制比较; 2、按性质区分(职能部门);
3、准时间区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均匀人数 -例月均匀人数 =+月底人数) /2 );
4、按职务区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5 / 7
5 / 7
(月初人数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1、学历散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均匀教育年限;
2、年纪散布( 20 岁以下、 20-29 岁、 30-39 岁、 40 岁以上);均匀年纪;
3、往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目指标联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 %)=出勤工日(工时) ÷制度工日(工时) × 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 ÷制度内实质工作工时数
× 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
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销售额 / 报告期均匀人数 *100%;五、劳动酬劳指标 :
1、薪水总数与均匀薪水(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 -总部、地区、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改动薪酬比,用于权衡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散布(某一薪金级他人数散布)。 六、人员流动指标 :
1、流失率 =报告期流失人数 / 报告期均匀人数 *100%
2、同批雇员保存率及损失率(往常用于权衡中心员工的稳固性,)保存率=留下人数 / 初始人数 *100%损失率 =损失人数 / 初始人数 *100%
3、流失人员工龄散布 4、流失人员原由统计散布
6 / 7
6 / 7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5、新进员工比率 =报告期入职人数 / 报告期均匀人数 *100%(往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权衡员工流动)
七、其余人事业务指标招聘人次、分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根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花费、招调员工数等应增添人员构造的剖析,例:
管理人员、职强人员、技术人员等等。
7 / 7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