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的工程探索

关于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的工程探索

来源:华佗养生网
关于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

的工程探索

摘要: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探讨。通过该工程顺利实施,说明对于工期紧张、周边在建建筑较多的工程项目,高填方区域采用分层碾压代替强夯的施工工艺处理回填土是合理、可行的。通过此方法缩短了工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也为类似的工程高填方区域采用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回填土施工;大面积强夯;分层碾压;工期紧张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众多工程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的快速开展,许多坑塘区域要进行工程建设,坑塘高填方施工和工程建设会在未来短期内迅速开展起来。强夯法处理地基是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的,经过十几年的应用与发展,强夯法具有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的优点。同时,强夯施工过程重锤夯击可能对周边建筑物产生振害影响。故选择适当的回填土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在某项目的坑塘大面积回填施工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采用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启动区内,为园林绿化类项目,总建设面积约70.4公顷。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冲积平原,场地现状标高为-6.41-11.38m。场地内坑塘较多,坑塘高程在-6~9 m,坑塘多数为自然形成的,少数因周边施工,经自然降水汇集形成的坑塘。部分场地中存在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厚度0~1 m。场地现状为荒地、拆迁遗留建筑及建筑垃圾,地势起伏较大,坑塘较多,多数坑塘无水,少数水深2~3m。场地原始地貌土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杂填土、

素填土、粉土、粉细砂、粉质黏土、粉土、粉质黏土、细沙等。坑塘区域强夯区施工概况如下表所示:

强夯区编号 强夯2区 强夯3区 强夯4区 强夯5区 强夯6区 强夯面积 8600m 25500m 256000m 222000m 220500m 2夯击层数 夯击1层 夯击1层 夯击2层 夯击3层 夯击2层 3 方案选择

目前,坑塘在抽水、清淤后主要的回填土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分层强夯回填;分层碾压回填。强夯回填施工具有有效加固深度大、加固均匀性好的优点,以达到提高回填土地基承载力和解决工后地面沉降、不均匀沉降及负摩阻力等问题。但是强夯施工过程中,重锤夯击可能对周边建筑物产生振害影响,直接影响后期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从而要求强夯法施工对在建建筑物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强夯施工单层回填压实深度为5米,且每回填完成一层后需静置14天后,方可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工序不连续,有施工间歇,不利于整体工期进度推进。

本工程合同工期紧张,周边在建工程较多,故采用传统的分层碾压回填,可减少了夯锤施工对周边在施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同时,传统的分层碾压回填施工工序连续,每施工完一层后可立即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可形成流水施工,通过人机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水平的管理,可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因此,结合本工程的工期安排及工程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高填方区域采用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

4 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分层回填填筑→摊铺粗平→洒水和翻晒(达最佳含水率)→平整压实→质量检测验收合格→分层回填至设计标高

(1)施工准备:高填方区域采用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在于施工机械、车辆及劳动力大量投入及其合理高效的安排。合理分配施工机械、车辆及劳动力在各工作面上的投入,避免施工机械在作业点停机候车或车辆装车时排队的现象,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

(2)测量放线: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在挖方区边界根据方格桩设置高程控制桩,并在控制桩上挂线,挂线时要预留一定的碾压下沉量3cm~5cm,使其碾压后的高程正好与设计高程一致。

(3)分层回填填筑:利用相邻地块土方调配,同时修建场外、场内固定运输便道,将土运至填方区回填。用于填方的土不得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根或其它有害物质。填筑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数据确认,本工程单层虚铺厚度为20~30cm。

(4)摊铺粗平、洒水和翻晒:填方作业分层进行摊铺,平地机整平、根据试验强度决定每层松铺厚度。填挖交接预留台阶处理,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

(5)平整压实: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宽度为15cm~25cm,每块连接处的重叠碾压宽度为1m~1.5m,碾压时振动压路机不能碰撞高程控制桩,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不能太快,先快后慢,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碾压遍数需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6~8遍。

(6)质量检测验收:碾压到规定遍数后,工地试验人员及时检查土的压实度及其物理力学指标,施工现场各个断面、交界、接头保持平整,清晰,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填筑。

5 结果评价

以某工程强夯6区试验段施工为例,强夯6区面积为2.05万m,夯击2层,回填土方为26万m。强夯6区采用分层碾压方法施工,分层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试验段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为12.7%,最大干密度为1.83g/cm3,总共回填50层,现场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

2

项目 强夯施工 分层回填施工 说明 环境影响 振荡噪音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对周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分层回填可减轻对周围在建桥梁、房屋等建筑物不利影响 安全性 强夯重锤属于重型机械,安全管理要求高 常规机械,安全性能较好 分层回填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安全性高。 单层回填施工周期工期 有施工间歇,施工周期长 短,通过对人机料资源组织及高水平管理,,缩短工期 以本工程强夯6区,分层碾压实际工期为26天,相比强夯施工计划,节约15天工期 经济效人工材料费:488.48万元 人工材料费:477.62万元 相比强夯,创效54.36万元 益 工期成本:2.9*15=43.5万元 社会效益 / 保证了工程质量,获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 6 结论

对于工期紧张、周边在建建筑较多的工程项目,高填方区域采用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充分利用分层回填成熟工艺的优点,通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人机材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为类似的工程采用高填方区域分层碾压代替强夯施工的方法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7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靳国礼,金刚,任正为等.强夯施工对周围环境振动影响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J].施工技术,010(S1):75-78.

作者简介:王永飞,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张树宁,男,本科,工程师,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王东,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李飞,男,本科,工程师,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