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河道现状及治理规划措施探讨

城市河道现状及治理规划措施探讨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16年第l2期 DOI:10.3969/j.issn.1672—2469.2016.12.012 水利规划与设计 规划战略 城市河道现状及治理规划措施探讨 傅 强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水利局,辽宁岫岩114300) 摘要:针对城市河道泥沙淤积、水质环境、河岸景现、 生态稳定性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河道整治规划的 目标,提出了完善污水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河道清淤治理、景观建设及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河道;现状;综合整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TV212.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69(2016)12—0030—02 城市河道承担着蓄洪排涝、供水兴利、美化景 观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重要功能,是城市与自 然结合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重 养化等水质环境问题;河流所容纳的污染物总量超 出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1.3河岸景观问题 要的地位。城市河道的状况及综合治理工程的实 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息 息相关 ’ 。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 下,如何将城市河道的传统防洪排涝功能和居民对 传统的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护坡一般采 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满足了河岸 稳固性和防洪排涝的要求,但没有考虑河岸护坡对 周边环境的生态效应,阻断了护坡与水体问物质、 能量的相互循环,造成护坡植被数量急剧减少,河 岸景观失去原有的生机;部分城市河道虽然开展了 绿化、景观、及休闲娱乐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是现 代城市河道整治规划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 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但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景观 1城市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泥沙淤积问题 设计不合理,缺乏美学、文化及观赏品味,需要进 行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 防洪排涝是城市河道的首要功能,在河道治理 规划过程中必须满足防洪排涝的实际需求。大量泥 城市河道治理,除了要关注河道蓄洪排水和水 质污染传统问题外,也要关注河岸景观建设,打造 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新景点。 1.4生态问题 沙在河道淤积、河道蓄水深度减小、过水断面变 窄、行洪能力削减增加了暴雨季节城市发生大面积 洪水的风险。 根据河道的淤积现状,应及时开展整治清淤工 程,保持水流畅通,满足防洪排涝规划设计标准; 传统硬化混凝土护坡虽然能够满足河岸稳定性 和防洪排涝的需求,但没有考虑对水陆生态系统影 响,破坏了两栖动物及部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城市河道整治要注重 同时应杜绝违规建设阻水障碍物、乱堆生活垃圾, 避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的发挥 1.2水质污染问题 。 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渐修复受到 破坏的生态系统。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过度开 发和水资源过量使用问题严重;同时缺乏对污水排 放的有效监督管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不经净化 2现代城市河道治理规划的目标 现代城市河道治理规划要结合城市形成与发展 的特殊过程,考虑地理区域因素、自然条件特征、 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对河道水体造成污染,导致 水质环境的恶化;居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河边,阻 塞河道并污染水体;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污染影 响范围逐渐扩大,出现水体浑浊、臭气弥散、富营 ・历史根源、文化内涵等系列因素,充分挖掘城市内 收稿日期:2016-O1—19 作者简介:傅强(1980年一),男,技术工作人员。 30・ 规划战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第12期 涵,维护河流自然、景观、生态的美学特征,能够 成为城市对外的交流窗口和名片。 目前,我国大部分河道综合治理都已经到了迫 在眉睫的地步,但在治理工程实施前,有必要委托 有相关资质并且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深入研究,构 建区域城市特色河流景观。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水质的基本需求,更要发 挥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 稳定性等功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河流生态建设 同步实施 。 3城市河道整治规划探讨 3.1 完善污水排水系统 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污水排水系统建设,加 强对工厂、学校、饭店、居民生活区的管理,沿线 铺设污水排水管道,排污至郊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 中处理。污水排水系统的建设能够防止污水直接排人 城市河道,造成河流水源性污染。铺设排污管道前, 要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区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污 染物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分流区的初期截污功能, 减少污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减轻污水净化的压力。 3.2 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雨水与污水有着本质区别,雨水可以直接排入 管道汇入河流,成为河流重要补充水源。一般情况 下,雨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净化处理,可以作为喷洒 道路、灌溉的城市市政用水,同时排入河道的雨水 能够补充地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现状。 雨污分流工程的实施能提高城市污水收集效率, 有利于污水处理、降低污水净化成本,避免对地表 径流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改善城市河流水质环境。 3.3加强河道疏浚整治力度 河道整治过程中,加强河道疏浚清淤的治理力 度,保持河道维护水深,为河道蓄洪排水、通航、 城市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提供有效的保证。疏浚清淤 工程应统筹考虑河道上下游水流特征,有计划地开 展全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及时处理受污染严重的底 泥,清除河道污臭现象,改善水体质量;对重金属 含量严重超标的底泥,应结合环境部门要求,及时 做好填埋工作,防止污泥随雨水进入河道造成二次污 染。部分杂质含量少、土体肥沃的底泥可以作为城市 花草种植的良性土壤,充分发挥资源的循环利用。 河道疏浚整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制定合 理的工程计划,定期开展河道清淤工程,优先采用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 期,减少清淤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3.4注重景观和生态修复工程 城市河道护坡景观是现代化城市生活与自然最 贴近的区域,充分发挥城市河道景观和生态服务功 能是河道治理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护 坡景观建设应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特点与要求,结 合历史、文化、民俗等因素,将城市滨水区打造成 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新热点。 河道护坡的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吸收有害 物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受到破坏的河流生 态系统。新型生态护坡可以为水体动植物提供良好 的生存环境,保护水体生物的多样性和水陆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在实际河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结合生态 环境评价体系,深入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产生的各种 环境问题,实施切实可行的环境补偿措施,减少河 道整治工程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4 结语 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 民生活环境质量,河道整治规划应将城市河道的防 洪排水功能和居民对绿化、景观、及休闲娱乐有机 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同步提高。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将污水排水系 统、雨污分流系统、景观工程和生态系统修复功能 结合起来,以疏浚清淤工程为主体,按照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开展河道治理与规划,强化城市河流生态 修复功能,提高城市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丽向.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 计,2009(02):6-7. [2]金建峰.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新思路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 2007(13):111. [3]朱晨东.河道的生态治理——北京转河生态化改造[J].北京规 划建设,2003(05). [4]靳怀春.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水环境问题[J].中国水利,2001 (07). [5]贺清录,邵明星,巩楠,等.河道与城市防洪[J].生态与防洪, 2008(06):42—43. [6]胡虎.城市河流规划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3,24 (03):43—44. [7]徐国宾,任晓枫.河道渠化治理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2,22(05):17—20. [8]翁亦城.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J].新建筑, 2000,18(04):30—32.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