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来源:华佗养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作者:胡晓娟 潘亚兰 于兴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2期

摘 要: 新媒体应用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既是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具有现实意义,也面临现实困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人员善于改革和不断实践。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媒体 教学方式 创新实践

随着新媒体技术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如何应对当前新媒体环境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新媒体具有传播快速、图文并茂、资源丰富、交流便捷、运用广泛等特点,契合当前大众的需要,特别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开展社交沟通的重要渠道,对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提出客观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价值

《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培训,探索实用技能培训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共建共享优质培训专家库。”[1]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过说教、灌输的方式开展,新媒体时代,这种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已影响了大学生对课堂、学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并对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2]从新媒体时代特点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是以社会形势发展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反思的需要,也是力求基于新媒体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增强高校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及时正确地应对新媒体,促进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努力克服自身欠缺,这对于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问题

新媒体正以加速度占领大学生群体,以往的面对面教育、课堂理论宣讲等思想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通过新媒体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新型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实施状况依然单一,特别是没有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诸如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运用新媒体组织思政课教学费时费力,且短期效果不理想。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新媒体有效运作需要高效的保障机制,而某些高校在这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机制不科学、经费不充足等问题;某些高校思政课从教人员习惯于传统教学,倾向于科研活动,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持观望态度。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形势下,尚未主动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力,既不知道大学生思考什么,又不知道大学生需要什么;某些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网站内容简单、素材陈旧、更新缓慢,特别是对社会问题敏感度低,宣传教育不及时,缺乏日常的在线教学交流和常态管理。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大学生由传统的“问老师”转变为“问网络”,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1.创新新媒体课堂教学平台

立足信息化教学大趋势,基于高校思治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总体趋势、发展规律、应用原则和主要功能,开发思政课智慧课堂。共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包括手机APP客户端研发等在内的新媒体课堂教学平台,实现思政课和新媒体业界的跨界融合。紧密跟踪新媒体背景,提炼全国高校思政课基于新媒体开展教学改革的新经验、新做法,深化对新时期思政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结合新媒体时代对用户的尊重,围绕学生参与度及学生评价,重视学生的感受和表达,推进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交互平台建设。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运用新媒体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通过新媒体课堂教学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提高与及时更新。鼓励学生结合新媒体传播中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辨别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考核方法与手段,注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设新媒体在线课堂资源

互联网突破了大学、课堂、求知的传统边界,对传统思政课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适应移动互联网新态势,着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有效激发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活力。利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进行的课前调查、共享资源课进行课后拓展阅读等新颖的信息化教学形式,进一步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思政课学习网站,完善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专题内容,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要素集成、无缝链接、资源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师生自主协同、交流互动的一体化的思政课课堂资源库[3]。在当前纷繁的互联网生活中,网络渗透与冲突对大学生尤为明显,微信、微博、QQ、课程网站、世界大学城、蓝墨云班课等,都可以成为突破时空的师生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以“用心思考、亲身行为”进行体验式感悟,有助于课程知识的内化,同时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彰显团队合力和集体介质。为此,可以通过课件录屏式、演讲式和情景剧式等主要方式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短小精悍的微课,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制大学生成长微电影,配合和补充教师理论讲授,使教学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建设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新媒体教学资源建设。 3.提升新媒体虚拟教学技术

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媒介素养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要素,高校要将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摆上重要议程[4]。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让学生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观察到的事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对无法到达的场地和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仿真,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共同作用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红军长征有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通过场景再现、交互体验,让学生沉浸其中,体会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红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很诱人,但要推广普及还面临很多问题。新技术对教育者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这个变化。同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硬件设备较贵,需要一定财力作支撑。素材内容开发门槛较高,需要进行复杂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5]。尽管目前存在困难,但作为发展大趋势,高校不应畏难而退,而应坚持不懈逐步推进。 4.发展新媒体实践育人阵地

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性,通过新媒体积极创新实践育人形式和内涵,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人文学术讲座、思想道德修养社团活动、新闻热点评论演讲、重大节日文艺会演、民族纪念日主题征文、红色电影赏析及微电影、微信、微博制作竞赛等,旗帜鲜明地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润物无声”的文化助推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新媒体传播入耳、入眼、入脑、入心,激发大学生凝心聚力共筑的热情。探索通过微电影、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新途径,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断丰富青年志愿者工作内涵,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阵地化和专业化建设。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军事理论和基本军事技能的同时,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国防观念、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围绕新媒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系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技能竞赛、科技发明、创新创业等活动。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等时期,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段时间,开展特色鲜明的新媒体主题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510/t20151013_212978.html,2015-10-13.

[2]、.2015-01-19.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2015-1-19.

[3]郑文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含金量[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 [4]顾建俊.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6). [5]李林英.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N].人民日报,2017-01-10(0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研究”(编号:2016SJD710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