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来源:华佗养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3月 第13卷第3期 325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张竞竞综述蒽环类药物是最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 孙惠娟审校 得心肌组织易受到损害。蒽环类药物进入心肌细胞后,其蒽 醌基团在多种还原酶及NADH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为半醌 自由基,后者与氧作用产生超氧离子(O ・),O ・经歧化酶 歧化生成氧(O )和过氧化氢(H O ),H O 裂解产生的羟自 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的作用。在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 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但随着剂量的增 加,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也愈加突出,尤其是 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了它的长期使用。国内外对蒽环 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研究已有四 年,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 变化、发病机制、监测及防治综述如下。 临床表现 一、急性或亚急性心脏毒性 急性或亚急性心脏毒性指在用药期间或用药后短时问内 发生的心肌损伤、急性左心衰竭、心包一心肌炎综合征。与剂 量和给药方案无关,停药后多能缓解。主要表现为短暂的心 脏电生理和心脏节律改变,心电图上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 变、QRS低电压、QT问期延长及一过性心律失常。 二、慢性心脏毒性 临床较为常见,多出现在治疗一年内。表现为充血性心 力衰竭和(或)心肌病,多为不可逆改变,临床发病隐匿,病死 率高达30%一60%。其发生与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密切 相关。美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当阿霉素累积剂量达 550 mg/m 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26%。然而,近年 研究发现,更低的累积剂量也会导致心肌病理性损害…。 三、迟发性心脏毒性 迟发性心脏毒性发生于化疗结束一年以后,主要包括隐 匿性心室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 病理改变 许多亚细胞结构参与了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病理改 变,包括线粒体、细胞核、核仁、肌浆网、溶酶体、肌纤维等。研 究表明,阿霉素单次注射后,心肌内膜活检即显示有急性损害 发生。用药4 h后出现明显的核染色质聚集和核仁纤维丝中 心及核仁丝的微小异常,经24 h细胞修复后多数异常能够消 失 。随着蒽环类药物总剂量的增加,心肌损伤的程度逐渐 加重,可观察到的主要改变是:肌浆网扩张和肌纤维消失。病 变早期阶段,这些改变出现在散在的心肌细胞中,其周围包含 貌似正常的病变细胞,随着心脏毒性的发展,病变细胞逐渐增 加,大部分心肌受累。病变发展的晚期阶段,出现散在的心肌 纤维化,心肌细胞消失,由纤维组织取代,从而影响了心肌收 缩力,造成心功能障碍 。 发病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蒽环类药物与心肌组织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使 作者单位:233004安徽省蚌埠医学院 由基(OH・)较O ・更加活泼。这些自由基可以引起线粒 体、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对多种细胞产生强烈的损伤作用 ]。 蒽环类药物增加了自由基的形成,导致心脏内多种亚细胞变 化,包括心肌细胞支架结构完整性的丧失,同时它还降低了负 责抵抗自由基毒性水平的抗氧化剂的浓度 J。 二、钙超载及能量代谢障碍 正常心肌细胞中ca 大部分储存于线粒体、肌浆网及肌 膜上,心肌细胞调节ca 功能障碍,导致胞浆中游离ca 浓 度增高即为心肌细胞钙超载。ca 在维持心肌细胞兴奋一收 缩偶联中起重要作用。Kim SY等 研究发现,阿霉素可诱导 心肌细胞内ca 释放。蒽环类药物激活肌浆网上的ca 通 道,使肌浆网释放到胞浆的Ca 增加 7 3,快速增加的细胞内 游离ca 浓度使心电活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 蒽环类药物还能抑制心肌细胞肌浆网膜上的Ca“一ATP酶基 因表达,影响Ca“一ATP酶的生物合成,使其活性降低,肌浆 网摄取ca 的能力下降,线粒体产生ATP障碍,加重了细胞 损伤,甚至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J。 三、铁离子代谢紊乱 有研究发现,铁调节蛋白一铁效应元件(IRP1一IRE)结合 的改变,也可能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重要机制 。正常 生理条件下,心肌细胞内只有极少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 铁,而铁蛋白作为心肌细胞内铁的主要储存形式,可以防止铁 离子逸出,避免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在病理条件下,某些还 原剂可动员铁蛋白使之释放有活性的Fe2 ,通过参与催化 Haber—Weiss反应,产生氧自由基,对心肌产生毒性作用 …。 监 测 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临床上一旦出现明显心肌病 变,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8%。因此,化疗中如能有效地监 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心脏毒性,将有利于 提高化疗后的生存率。 一、心内膜心肌活检 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心肌纤维减少、心肌细胞胞 浆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核仁扩大、溶酶体数量增多及脂质 沉积等。经右室行心导管心内膜心肌活检是一种高度特异和 高度敏感的方法,但因这种检查是侵入性的,危险性大,设备 技术要求高,故难以广泛开展。 二、心电图 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0%一41%有心电图异常, 最常见的是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一过性房性期前收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6 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3月 第13卷第3期 用。若由于肿瘤导致心脏病变,如癌性心包积液,需要用蒽环 类药物化疗,也一定要密切观察心脏功能变化。4.改进给药 室性期前收缩和QRS低电压等。心电图改变出现较早,与蒽 环类药物的总量无关,较轻的心电图改变可于数天至数月内 消失,不出现心肌病变。sT—T改变、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无 特异性,且大多是暂时的。最有价值的是QRS低电压及明显 方法。从静脉推注改为24~48 h甚至96 h连续静脉滴注,或 把每月一次的给药方式改为每周一次/bN量给药,都可以减 轻蒽环类药物对心肌的损伤。5.化疗前后应常规检查心电 的sT—T改变。QRS电压较原来降低1/3时应及时停药,否则 易发生难以逆转的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简单、方便、无创 伤,但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故特异性不高。 三、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术 图,对有问题者应动态观察一段时问,若QRS电压确实较治 疗前降低/>30%,应停药。6.对于高龄患者,有纵隔放疗史 或与其它有心脏毒性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应适当减少蒽环类 药物的用量。7.化疗的同时给予保护心肌的药物,如ATP、 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用于监测左室收缩功能的常用 指标。过去认为随着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的增加,LVEF下 降,当LVEF下降>16%或<50%绝对值时即应停用蒽环类 药物。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与左室 舒张功能障碍有关,因为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等容舒张 时问(IRT)、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 两者比值E/A率)较LVEF出现更早 。检测方法有超声心 动图和111.In(铟)标记的单克隆抗肌球蛋白抗体心血管造影 术两种。超声心动图是敏感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对于蒽 环类药物所致心肌病的早期发现和随访是一个容易进行且安 全的检查方法,但特异性较差。111一In(铟)标记的单克隆抗 肌球蛋白抗体心血管造影术比超声心动图精确,但患者须暴 露于离子化的射线中,且技术和设备复杂,故应用受到。 四、生化指标 过去常用于监测心肌损伤的心肌酶指标有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 功酶(LDH—MB)、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因它们并不是 心肌特有的酶,也存在于肝脏、脑组织、肾脏、骨骼肌等组织和 器官中,当这些组织和器官发生损伤时,上述的几种酶学指标 也会相应增高,所以特异性不够理想。肌钙蛋白(Troponin, Tn)是心肌与骨骼肌的收缩调节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反应 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Tn包括三个亚基:肌钙蛋白c (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心肌与骨骼肌 内的Tn分别由不同基因,两者的氨基酸组成有一定的差 异。与骨骼肌亚型相比,TnC氨基酸序列相同,心脏肌钙蛋白 T(cTnT)有6%一11%不一致,而心脏肌钙蛋白I(cTnI)有 40%不一致,且cTnI与骨骼肌亚型无交叉反应,因此cTnI更 具心肌特异性 12 J。cTnI、cTnT不能透过完整的心肌细胞膜进 入血循环,故健康人血内不含或含极低量的cTnI和cTnT,当 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细胞膜破损时,cTnI、cTnT弥散进入 细胞间质,血清cTnI在3~6 h开始升高,14~20 h达到高峰, 在血中可持续5—7天。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血浆利钠肽和脑 利钠肽的持续性升高与心功能不全、存在潜在性失代偿及收 缩功能障碍相关,测定该指标有助于早期监测心脏损害 。 防 治 1.化疗前要综合患者的个体因素,制定安全合理的化疗 方案。对不适宜化疗者坚决不化疗,不能把化疗作为对晚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安慰疗法。2.由于蒽环类药物的心脏 毒性与其累积剂量有关,故应严格控制最大累积剂量,并建议 采用高效低毒的蒽环类药物。同时,还要注意个体差异。3. 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者要慎用,近期有活动性心脏病者应禁 VitC、VitE、辅酶Q、参麦等。8.一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严重的心脏事件,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外,还可试用新型的 心肌细胞保护剂,如右雷佐生,氨磷汀等。 参考文献 1 Swain S M.Whaley F S Ewer M S.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doxorubici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ree trials.Cancer, 2003,97(11):2869—2879. 2王书杰,武永吉,沈悌.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医学研究杂志, 2006,35(1):64—66. 3 胡英,管迅行.乳腺癌术后 含蒽环类方案化疗并放疗对心肌的损 伤.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96—99. 4王根菊,韩国荣.Amifostine在肿瘤化疗L1J作用的研究进展.东南大 学学报(医学版),2006,25(2):139—142. 5 Fisher P W,Salloum F,Das A,et a1.Phosphodiesterase一5 inhibition with sildenafil attenuates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a chronic model of doxorubicin cardiotoxicity.Circula- tion,2005,111(13):1601—1610. 6 Kim S Y,Kim S J,Kim B J,et a1.Doxombicin—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 and intracellular Ca increase are reciprocally orod— ulated in rat cardiomyocytes.Exp Mol Med,2006,38(5):535—545. 7 RVitelli M,Filippelli A,Rinaldi B,et a1.Effects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on『ca“1.increase induced by doxorubicin in ventricular rat Car- diomyocytes.Life Sci,2002,71(16):1905—1916. 8 Santos D L,Moreno A J,Leino R L,et a1.Carvedilol protects against doxorubicin—induced 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Toxicol Appl Phar- macol,2002,185(3):218—227. 9 Cusack B J.Gambliel H.Musser B.et a1.Prevention of chronic anthra. cycline cardiotoxicity in the aduh Fischer 344 rat by dexrazoxane and effects on iron metabolism.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6,58 (4):517—526. 10陈莹莹,沈岳良,曹春梅,等.过氧化氢加重铁对心肌的损伤作用 及其机制.生理学报,2001,53(3):175—182. 11李文瑜,费洪文,陆泽生.无创监测表阿霉素心脏毒性一组织多普 勒超声心动图.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O):1983—1986. 12 Bodor G S,Porter S,Landt Y,et a1.Development of monoclonal anti- bodies for an assay of cardiac troponin I and preliminary result in SHS. pected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 Chem,1992,38:2203. 1 3 Okumura H,Iuchi K,Yoshida T,et a1.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s a predictor of anthracych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Acta Haematol, 2000,104(4):158—163. [收稿日期:2007—09—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