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施工技术 建材与装饰2007年7月下旬刊 论常见预制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全德连 (韶关市武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完善,预制桩施 工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现场施工管理以及监理监督人员必须 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严格按程序、 施工规范、施工图进行全面有效施工质量控制,防范于未然,这 才是解决质量事故的最好方式。 无论从工程造价、工期还是从整个单位工程的质量安全来 看,桩基工程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桩基工程中出现的质量 事故和安全隐患,如果分析不透彻,处理不彻底,后果不堪设想。 影响桩基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从勘察设计到施工过程任何一 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详尽准确、设计取值 不合理、施工设备老化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桩基质量事故的发 生。 1常见质量问题类别及原因分析 锤击、静压预制桩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五大类:单桩 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裂;桩位偏差过 大。原因分析如下: 1.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1)桩沉入深度不足; (2)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3)最终贯入度过大; (4)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 实际情况不符; (5)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 降。 1.2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1)测量放线出现差错,建筑物整体或局部错位: (2)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 差。 1.3出现断桩、桩接头断裂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 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或静压力产生的弯曲 等: (3)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 入度过小,以至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分段预制,分段沉入, 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裂现 象也较常见。原因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 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 1.4倾斜过大的常见原因 (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 ・ll2・ 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4)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 (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2桩基事故分析处理一般程序及原则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各种意外事故发生,应及时与建 设、质监、勘察、设计等部门联系,各方汇集后可按下图程序根据 实际进行处理。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①必须详细调查清楚事故情况、性 质、范围、原因,作好评估,明确处理要求;②事故处理必须及时, 且不宣在参加的有关单位人员未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进行; ③事故处理方案要求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安全可靠,对未施工 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3桩基事故常用处理方法 常用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纠偏法、送补结合法、复 合地基法、扩大承台法、等,简要介绍如下: 3.1补桩法 大致有两种,一是桩基承台施工前补桩,当桩距较小时,可 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一是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 成再补静压桩。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 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不延长工期。 3.2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 均可采用此法。 3.3纠偏法 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 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3.4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入时,桩接头较差的可能发 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 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 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材与装饰2007年7月下旬刊 施工技术 工程的现浇楼板开裂问题 刘志雄 (新兴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摘要:从设计、材料和施工三个方面分析厂房工程和宿舍工程的现浇楼板开裂原因,并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补救措施。 关键词:现浇楼板;开裂;原因;控制措施;裂缝处理 厂房工程和宿舍工程的现浇楼板开裂问题,是比较常见的 临时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的楼板也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质量通病之一。由此引起的渗漏、观感问题、甚至危害到工程结 构的安全,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如何通过有 1.1设计原因 (1)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 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产生裂缝。 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现浇楼板开裂现象,是提高住宅工程 质量、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现根据相关的裂缝防治处理理论, 结合本人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设计、材料、施工三大方 面提出一些改进和防治措施。 (2)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出现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 缝。 (3)构造钢筋配置过少、过粗或间距过大等引起构件裂缝(如 墙板、楼板1。 (4)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1裂缝产生的部位和原因 厂房工程和宿舍工程产生楼板裂缝最常见的部位是在楼层 1.2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 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 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四周离开阳角lm左右位置(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 处),容易发生45 ̄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原因主要是混凝 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 楼层裂缝往往愈大。另外,在预埋线管处和施工过程中周转材料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 ・●…・●…・●…・●…・●…・●…・●…・●…・●…・●…・●…・●…・●…・●…・●.. 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3)改变桩位。如沉桩中遇到坚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碍物,使 桩产生倾斜,甚至断裂时,可采用改变桩位重新沉桩。 (4)改变沉桩设备。当桩沉入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 用大吨位桩架,采用重锤低击法沉桩。 ‘ 3.5复合地基法 此法是利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 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的复合地基法有以 下几种。 3.8其他方法 (1)底板架空。底层地面改为架空楼板,以减填土自重,降低 承台的荷载。 (2)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 耗时过多,只有采取削减上部建筑层数的方法,减小桩基荷载。 (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 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 承台。 (2)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 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 基础。 也有采用轻质高强的隔墙或其他材料代替原设计的厚重结构而 减轻上部建筑的自重。 3.6扩大承台法 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 (3)结构验算。但出现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单桩承载力偏 低等事故,可通过结构验算等方法寻找处理方案。如验算结果仍 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 (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 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符合规范的要求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不作专门处理。但此方 法属挖设计潜力,必须征得设计部门的同意,万不得已时用之, 且应慎之又慎。 (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 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 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 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4)综合处理法。选用前述各种方法的几种综合应用,往往 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5)采用外围补桩,增加周边嵌固,防止或减少桩位侧移等。 4结语 由于锤击、静压预制桩目前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相当普及, 而且本人多年来在工作中接触较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 3.7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 (1)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2)改变桩入土深度。例如预制桩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 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 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作为持力层。 问繇及其原因分析、处理方法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上述主要 针对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作较为系 统的介绍供同行参考。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