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华佗养生网
高职高教研究 高职高教研究 高职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董 灿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 331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与互联网越来越紧密的结合,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以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给出了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为移动通信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去移动通信化;移动互联网;微课;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鉴定改革 中图分类号:TN929.5-4;G7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08.0216.O1 1教学改革的背景 “移动通信”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通信技术专业 共享便于学生下载学习,还能提供平台供师生答疑,交流等。 教师也能通过平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中学生的疑难 的专业课程,电子信息类其他专业也时常将该门课程作为选 修课程。该课程不仅理论知识难于理解,而且包含的移动通 信系统也较多,各系统内关键技术更新也非常迅速。4G时代 已经来临,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然而专注于课本教 学往往比较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能提高学生学 习积极性。学校实践设备陈旧、实践环节学分学时较少,导 致毕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考核方式传统老 套,期末成绩不能综合反映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实践能 力。如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引导同学对移动通信众多 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学习 主动性和增加同学们的实践机会已刻不容缓。 2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丰富教学内容,紧跟信息发展动态 教材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滞后的,呆板的。这就要求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秉持“去移动通信化”理念,不能仅仅教授移 动通信理论,必须丰富课程相关内容。首先,如适当增加网 规、网优课程,通信设备安装、维护的行业标准,工程制图 软件的介绍与操作实例,厂商在网运行设备的技术文档, 3GPP网站上的协议规范,参观校级模拟机房或根据实际条件 参观在网运行的接入网设备等。具体丰富的内容需由教师根 据不同专业特征进行补充,也可根据学生个人喜好进行补 充。其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移动通信行业及相关企 业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也就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补充哪些 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至于盲目。 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发展迅猛,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也越来越 多。专任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实 践能力,更应积极关注行业发展,了解跟踪行业最新动态, 并将行业新技术、新应用等转化为教学内容以丰富理论、实 践知识。 2.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性 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①微课教学。传统的多媒体教学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虽 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仅仅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 示基本知识点,是固化的知识,不够生动。这就需要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利用多媒体手段,还需要进行微课的制 作。利用微课的制作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便于理解的视 频展现出来。这需要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作 为微课的引入,有效地将难以理解的理论概念生活化、简单 化,形象化。 ②学生参与。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与互联网的结 合也越来越紧密。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 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堂下给每一个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 行查阅资料,给予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 对新技术,新应用,新结合进行介绍并相互讨论。不仅提高 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③双语教学。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很多功能模块都是英 文标注或缩写。同时,实际工作中很多设备的参考文献以及 技术说明文档都是英文的,工作中的再学习也大多会涉及到 英文参考文献或资料,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阅 读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有意安排适量的专业英语短文进行 介绍,如设备说明书,参考手册等,是非常必要的。 ④网站建设。开展课程网站建设,不仅能将教学资源 216 2015年8期 点,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丰富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依据。 2.3引入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理论教学内容的完全 消化离不开实践的支撑,实践的实施离不开设备、仿真平台 的支撑。移动通信设备成本比较高,运营成本也较大。同时, 常用的如Mat lab、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不能反映实际网 络运行环境。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下,积极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安排企业的工程师参与学 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同时也安排学生、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练习。学生不仅能通过企业的网络仿真平台对移动通信系统 进行网络规划,容量计算,链路搭建等的学习,还能通过企 业的生产线参观移动通信系统各种设备的制作流程,也能通 过企业在网运行机房、设备了解移动通信逻辑结构以及各结 构中存在的通信设备等。总之,通过校企合作的引入,不仅 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 能加深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认识。 2.4增加考试内容,更新考试模式 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老套,考核成绩已不能综合反映学 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实践能力。教师应进行课程能力鉴定 改革,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行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 性的考核,最终的成绩由两大部分决定。第一部分考核内容 包含学生参与的无线通信新技术或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讲解, 考核对象首先是主讲人,其次是进行相互讨论的其他同学; 利用学校现有模拟实验网机房,考核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各 设备的正确认识,各设备的功能进行正确的阐述;还可利用 模拟实验网机房,人为设置故障,考核学生判断处理故障的 能力:利用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学校内建立的接入网机房,考 核学生通过天馈系统对设备所属运营商的判别能力等。第二 部分考核方式与传统模式相同,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两部分考核 内容所占比例可根据具体专业方向不同进行设置。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不仅仅需要紧密结合理 论与实践,还需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去移动通信 化”等观念丰富理论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微课、学生 参与等手段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兴趣;引入校企合作,提高学 生创新能力,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能力鉴定改革, 变更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查学生理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i]李会雅,师建英,门晋喜.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移动通信 技术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33):173—174. [2]周甜甜.浅析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历程及前景[J].科学咨询,2014(19):104—106. [3]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 研究,20l4(1):i00一U0. [4]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 电化教育,2O13(12):127一i3i. 作者简介:董灿(1980),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电子工程 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教学和研究、无线 网络规划与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