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境设计情境下的信息技术课 我在信息技术课
堂教学中曾见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 在小学 五年级的一节信息技术课上 , 随着多媒体课件中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悦 耳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展开了对话 ,教师兴致盎然地说 :“同学们, 你们 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 ?”学生无精打采的声音响起 : “听过。”教师 饶有兴致地接着说 :“今天, 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 ,希望同 学们能够用演示文稿把他们赛跑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教师在滔滔不 绝地说着故事 , 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 : “怎么又是龟兔赛跑啊 ?”“唉, 这种故事都听了几十遍了 , 还把我们当小孩子看。”这个案例不禁引 起我的思考 , 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世界中寻找幻想的吗 , 为何这节 课中的童话故事却没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 没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呢?
我还见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 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信息技术课 《初识
Inter 》中 , 教师在课上没有讲为什么要上网以及什么是 Inter 等问题, 而是给学
生展示了一个名为《恐龙》的专题网站的内容。因 为《恐龙》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课 ,学生学习过此课文 , 再让 他们到专题网站上去自由点击、自由阅读 , 学生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学 会打开链接、网上看影片、 网上讨论等。同样是结合动物设计的教学 情境,这一节课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 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 会了知识 上面我说的这两个教学案例都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可见,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 是在面对新课程、新理念、 新教材的情况下 ,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在此, 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谈一谈我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 创设完整连贯的主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 充满自信 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 我在讲画图中使用填充工具颜色一课时 , 创设了“为奥运 添光彩”的主题情境。这节课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着两条线索 , 一条 是情境设计的线索:奥运会的标志T XX年奥运会的会徽T XX年奥运 会的吉祥物T吉祥物福娃参加的体育项目;另外一条是学科知识的线 索:基本颜色填充T不封闭图形颜色填充T自定义颜色填充T综合运 用填充工具进行颜色填充。 通过闯关的形式将这两条线索紧密地融合 在一起, 在每一关的任务中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情境导入。第一个环 节中通过奥运人物竞猜的游戏 , 引出奥运会的话题进而引入奥运会的 标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奥运五环进行基本颜色的填充。在 第二个环节中 ,教师设置一些知识上的障碍 , 将奥运会徽的图案设置 一些缺口 , 学生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出现整个屏幕都填充上颜色的效 果, 这样很容易将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对封闭和不封闭的认识呈现 出来。教学过程中 , 我通过在水槽中对封闭和不封闭的两个水袋填充 红墨水的实验 ,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怎么样解决不封闭颜色填充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娃运动项目进行颜色的填充 , 多种运动 项目的选择拓展了学生学习操练的空间 ,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 习操练的平台。
• 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为什么听故事读小说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想那就是 因为它生动的情境和环环相扣的情节 , 那么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 不可以创设环环相扣的故事情境呢 ?
基于这样的想法 , 我在讲画图《精心之作》一课中的选定、移动、 复制、粘贴内容时 , 创设了一个“迪士尼的奇妙旅程”的故事情境。 以到迪士尼乐园去游玩为故事背景 , 先设计了很多的卡通人物到迪士 尼乐园的经典建筑睡公主城堡前与米奇和米妮进行合影留念 , 通过这 样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操练选定工具的使用。 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 问题,卡通人物背景的白色去不掉 ,达不到合影留念的效果。 课堂上很 多学生迫不及待问怎么办 ,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接下来帮助米奇设计迪士尼乐园的一些场景 , 有城堡、海滩、游 泳池、花园、街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多个场景的选择 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喜好 , 这对于完成本课教学中移动、复制、粘贴 图形的目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兴趣将尽的时候 , 我又设计 了帮助米奇清理垃圾的情境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学 习得到了巩固操练。
最后通过走迷宫离开迪士尼乐园的情境 ,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 据自身的能力设计线路图 ,这样将本课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 , 同时本 课的故事情境也具有了完整性。
在这样的故事环节中 , 让学生伴着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一起完 成教学内容 , 在娱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技能操作。主题的选 择、情境的设计顺应了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特点 , 选择他们喜欢的卡通 人物和故事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在积极思考 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 可以变“单调乏味”为“多边互 动”。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以计算机为工具 , 获取、处理、创作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信息 , 所以在设计任务 时,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与用之间的联系情境。
比如 , 在《下载信息》一课 , 讲如何保存网页以及网页中的文字、 图片等时,我就曾设计过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境 , 第一次讲这节课时 ,正 赶上学校的宣传消防安全活动周 , 我就创设了“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的情境。由于学生年龄小 , 对火的认识比较缺乏 , 仅限于被动地接受家 长和教师的要求与约束 ,但信息技术课可借助学科优势 , 利用网络环 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 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料。利用学习信息 技术的时机 , 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识和有效的 逃生、自救常识。
当再一次讲授这一课时 , 恰逢长春市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 结合 这样一个契机 , 我创设了一个“今天我做小导游”的主题情境来完成 学习下载信
息的教学内容 , 让学生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向中外的朋友 介绍长春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就会选择到网络中收集信息 , 这样就 很容易调动学生主动去获取下载信息的欲望 , 有意识地去动手实践、 操作、探索。这样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 一方面增强了学生 的主动参与意识 ,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下载信息 ; 另一方面 , 通过 这样的实践活动 ,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 创设想象丰富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 我总想给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在信
息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 展示信息技术课独有的魅力。
在讲授画图中的线条工具时 , 我创设了一个“点点线线画天地” 的主题情境 ,结合美术教学中的点线构图 , 通过对大自然、生活中的点 线欣赏,让学生扮演一名小小的设计师 , 引导学生利用点与线的组合 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进行点线组合设计 ,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 思维并借助计算机这个有效的工具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感知 与想象。
在讲授自选图形创作教学问题时 ,我曾设计过“天气预报” 这样 一个主题情境 ,先给出一系列的任务 , 让学生自主完成自选图形的插 入, 然后利用自选图形设计具有自己风格的天气预报 ,在制作的过程 中解决如何调整自选图
形、如何添加文字、如何添加颜色等问题 , 这
样的主题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富有趣味性 ,又具有挑战性 ,能够充分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要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 我们要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去了解、 观 察学生,并要时刻关注生活中的时事 ,学会储备灵感 ,最后还要回归教 材,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让我们“蹲下来” ,与学生交流 ,让每一 节课都给学生留下一个生动的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