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物 2. 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 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 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 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生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至第第6页的图片,学生查 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 物呼吸吗?
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 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 反。人是有
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 生物会排出废物
吗?请大家看图1-4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 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 外。
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1-5。 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 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1-7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 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 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
学生3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
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 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让学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 草的叶子,亲自感受一下。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 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 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
师:出示1-8在在生长的蘑菇和1-9种子的萌发图片,
以及1-10图学生讨论。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
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 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
生:学生思考后回答。
从同学们的叙述中,不仅可以看到生物之间传递信息这 一本领,还可以看出生物适应环境这一本领。另外生物也能 影响环境。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 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接着鼓励学生多观 察生物,从而得出更多更新颖的建议。
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 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
生: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说:“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 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 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
二、巩固练习
师: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 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 习一下。教师打出课本第6页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 石、珊瑚和珊
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 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
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
了吧?
生: 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
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 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 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 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
师: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 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 不足道吗?
生:不是,它们都有生命。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生: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