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心得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线。质量管理部门无疑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一、质量管理从物流流程上可大致分成三段,即: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出厂后在流通领域中的质量控制。
1. 原料的质量控制很重要,原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产品质量的好坏。
•对入厂原辅料,严格按原辅料接收标准和接收程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
•与原辅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即时向其反馈原辅料的使用情况并获得原辅料的生产情况(在供应商处的);
•与采购部门合作,和原辅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共同提高。并定期对原辅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或检查,以保证得到质量稳定的原辅料。
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与生产、设备等部门通力合作
•生产中的各工序要建立严格合理的工艺品质标准,生产员工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
•生产一线负责人和现场品控应严格监督,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并按有关质量标准和程序处理不合格品;
•化验室建立化验标准操作程序,化验员对产品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告知生产等相关部门;
•质量人员与生产合作即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质量问题,实施纠偏措施;
•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维护、完善和审核,并做到持续改进;
•定期对员工进行GMP SSOP HACCP等质量体系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以提高产品质量。
3. 流通领域中的质量控制,产品在出厂后直到消费者购买之前的这段过程的质量控制常常被忽视简化,但又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定期对物流和经销商进行检查,保证产品储运和销售条件合格(即保证保质期内的产品在消费者购买时还是合格的产品)。
•与经销商和市场部门合作,即时获得市场信息,并对市场上本公司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调查对比,以调整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质量部应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即时获得最新的法规,并做好相应调整;质量管理部门内部分工应至少包括:现场QC,原辅料入库检验员,化验室,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管理者等。
二、团队管理与建设,创建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工作氛围:
1.实行绩效考核,注意公平公正。
2.公司和部门的向优秀员工倾斜,实行提案奖励制度和各种激励制度;尽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员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
3.做好目标管理,让员工参与管理。
4.做好人员培训,提高部门整体实力:
•一人多技能化,多岗位化;
•部门内部培训与部门之间培训相结合;
•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公司外部的培训。
三、与生产部、设备部、采购部和市场部门保持沟通,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保证持续改进。
产品的质量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所以加强生产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是很重要的。
质量人员不仅要在处理质量问题时体现较强的原则性,更重要的是时刻注意提高公司其他员工的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不仅需要全程监控,更需要全员参与。公司员工不论级别高低,不论是哪个部门的都来关心产品的质量,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质量管理原则都贯彻到质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相信公司产品的质量将得到非常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