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对于翻译的定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说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对于翻译来说,不通的翻译家提出不同的翻译理论来作为翻译的指导思想,从严复的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信、达、雅) 到后来的 Tytler's guiding principle(泰特勒三原则),然后归化和异化理论的提出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的为翻译服务。
一、目的论的内容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 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的预期目标的策略。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
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弗米尔认为:决定译文(面貌)的不是原文(面貌),而是翻译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它可以用来指: ( 1) 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 2) 翻译结果:亦即译品( translatum)的功能; ( 3) 翻译方式:亦即所用方式的意图。
二、实例分析:
我们知道,任何的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不是你想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的,对于这学期的翻译练习来说,公文、诗歌、导游词、历史古迹简介等等,这些翻译我们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来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通过这一学期对翻译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对待翻译来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读者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一致,所以不是一件易事。下面我就通过对本学期所做的翻译实践做一下总结: 1.脱离上下文,理解错误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清明上河园这一个翻译是以导游词为基础的文本,其目的就是要让读者能够认识到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文化,园内的主要景点介绍等等。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开园仪式,身着宋朝打扮的马队和盘鼓队陆续登场,彩旗挥舞,锣鼓震天,一代名相包青天在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簇拥下隆重登场,带领着游客一同入园。
我的翻译是:
There is a Opening ceremony at nine o’clock every day, the colts and Drum crops in Song Dynasty clothes come on the stage in droves. Flags waving, Gongs and Drums loudly. Bao Qingtian, a famous Phase comes here surrounded by Zhang Long, Zhao Hu, Wang Chao, Ma Han, lead the visitors to come into Park together. 小组译文是:
Millennium City Park holds an opening ceremony at 9:00 am. every day. Performers are all dressed in Song clothes. First, there come the horse-riding team and the drum-playing team. They wave colorful flags and beat the drums loudly to clear the way for the famous prime minister Bao Zheng surrounded by Zhang Long、Zhao Hu、Wang Chao and Ma Han. Performers will lead tourists into the park when the ceremony is over.
对于我自己的翻译来说,首先,我没有认识到时间的先后顺序,其次就是说对于带领游客一同入园这句话,我理解的不够深入,在整段话读完之后就会明白应该是Performers,而不是某一个人。另外在选词上和句法应用上也欠考虑。
再比如大英博物馆里面有句话:Until 1997, when the British Library (previously centred on the Round Reading Room) moved to a new site, the British Museum was unique in that it housed both a national museum of antiquities and a national library in the same building.
我的译文是:直到1997年,当大英博物馆(以前是以为圆形阅览室为中心)移址,大英博物馆在同一个建筑立面同时又国家估计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
小组译文是:大英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集国家古迹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为一体,直到1997年,以圆形阅览室为中心的大英图书馆迁往新址,大英博物馆才独占一方。
对于这句话,我显然是理解错的的,这句话的主旨就是说大英博物馆才是一个主题,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答应博物馆的独特,还有就是他的前后发展过程,我把前后的逻辑顺序给弄乱了,以至于自己翻译的时候忘记了主语,导致翻译出来的文本与讨论出来的文本之间有太大的差距。 2、逐字翻译
在清明上河园里面有这样一句:那边水池、河流、码头遥相呼应今儿点出园林更深层的主题---经济靠流通,文化靠传承。
我的译文是:The pond, the riverand the terminal echo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from which we can know deeper theme of the garden-- economy on circulation, culture on bearing,
小组译文是:The pond, the river and the wharf over there echo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which showed us the much further theme of the garden, namely, economy depends on circulation and the culture needs inheritance.
对于“经济靠流通,文化靠传承”这一句,我翻译的显然就是逐字翻译,直接就是economy on circulation, culture on bearing,但是小组译文是 economy depends on circulation and the culture needs inheritance,同样是翻译“靠”这个词,我翻译出来的效果和小组讨论的出来的逊色很多。
3、受制于原文词序及原文词量,译句呆板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句子成分以及词序的排列经常是不同的,如果要翻译成比较流畅合乎汉语表达规范的句子,需要把句子在前后次序上加以调整,有些句子则需要增词或减词以符合文章的原意。
比如 Chinese Literature: Mirror of History
第一段:Chinese has one of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The brillia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diversified genres and forms, rivals any great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The book of Poetry, the earliest anthology of poetry in china, a collection of poems created between the 11th and 6th centuries BC, reflects the depth and profundity of social life. The special expressive methods used in The Book of Poetry, like fu (descriptive prose interspersed with verse), bi (metaphor) and xing (evocation, starting off a song by evoking images quite apart from the central subject), are praised by many foreign scholars.
我的译文是:中国式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学由于其历史悠久,体裁形式的多样化,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对手而显得光彩熠熠。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诗经中运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赋、比、兴。收到了许多国外读者的高度赞扬。
小组译文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各异,形式繁多,成就辉煌,因而傲然挺立于世界最伟大文学之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间创作的诗歌,是社会生活深层内涵的反映。《诗经》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受到了众多外国学者的高度赞扬。
进过对比可以知道,对于The brillia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diversified genres and forms, rivals any great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这句话的翻译,我的译文相对比较呆板。
4、对于政治专用、常用词汇的缺乏
对于政论文来说,其属于非文学的一种,但是与科技文章,新闻报刊,广告说明书等不同,政论文的口吻严肃,语气坚定,行文简洁,旨在解析思想,阐发观点,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具有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单义性、客观性、完整性等特点,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达到这样的目的前提下进行翻译。
比如在对党的翻译很有体会,首先是我对政治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所以对于一些政治词汇的翻译上会有选词不当的错误。 对于对经济这块儿的翻译。 On economy
-- 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task is vital to national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still holds the key to addressing all the problems we have in China.
-- The underlying issue we face in economic structural reform is how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at of the market, and we should follow more closely the rules of the market and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 We should firmly maintain the strategic focus of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increasing consumer demand, unleash the potential of individual consump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at a proper pace, and expand the domestic market. -- We should give high priority to rural areas in developing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programs in the country.
我自己的翻译是:
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是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经济结构改革上我们面临的潜在问题是怎样在和市场角色上保持平衡,我们应该更加遵守市场规律,更好的发挥作用。
我们应该紧紧的坚持繁荣国内需要的改革,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增加消费者需要,解除前在个人消费束缚,一合适的步伐增加投资,扩大国内市场。 我们应该对农村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给予高度优先权。
小组翻译是:
经济方面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国家复兴的关键,而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途径。
如何实现宏观和市场调节的平衡是我们在经济改革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我们应当严格遵循市场机制并充分发挥职能。
我们需要牢牢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重心,加快建立增加消费需求的长期机制,激发潜在的个体消费,稳步增加投资,扩大国内市场。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社会事业建设。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来,政治专用、常用词汇的缺乏对于政论文的翻译是有多么大的影响。 5、不知变通,译本看起来有翻译腔
在翻译过程中,我一般都是一句话一句话的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就是译本带有很大的翻译腔,就是说译本看起来不地道。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 里面有一段:
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河两岸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今天的虹桥下面就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揽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我的译文是:
Because ship transactions and many customers, riversides was the most prosperous area. Today, below Rainmows Bridge is Dongjing wharf,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 you can sit on the wooden boat of Song style, have a view on the boundless expanse of blue of water city of water city of North country.
小组译文是:
The riversides are the most prosperous places due to many boats and a host of business passengers. While nowadays, below the bridge lies the Dongjing Wharf. If you are interested, a Song-style wooden boat will provide you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boundless expanse of blue waters of the North Watertown.
通过对比就知道,我自己的翻译翻译腔很浓,那么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变通,导致这一结果。
还有一篇:Youth look Halloween to escape from pressures
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While the result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China due to Japan's greater reputation for stressed-out employees, Chinese workers are indeed experiencing more pressure from work than before, said Xiao Minzheng, director of Peking University's Center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我的译文是: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发展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敏正说:虽然这种结果在中国仍然具有争议,但原因是日本的员工因为其压力过大为出名,中国工人却是承受了比以往恒大的压力。
小组译文是: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发展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敏正说:虽然在中国,这样的结果仍有争议,因为日本员工才是出了名的压力过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工人确实遇到了比以前更大的工作压力。
那么对于这篇文章来说,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但是取材相对的比较生活化,所以语言也性该生活化,但是结语新闻的特殊性,又应该严谨,我在翻译这段的时候,一直对While the result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China due to Japan's greater reputation for stressed-out employees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进行翻译,结果我翻译出来的文字不通顺,而且意思也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了,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只是上述的问题,还有其他问题的出现,这里只是选取一部分典型的来作为实例分析的典范。通过进行实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体会。
三、心得体会
1.真正理解文本信息
对于一片文章来说,正确理解文本信息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理解偏差所造成的译文错误,否则译文的质量上将会大打折扣。 2.注意积累
对于翻译来说,翻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劳动,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很多,单词、语法、固定搭配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积累知识,当然,对于中国和西方过家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会用西方人的思维来解释在翻译文本中所欲动的困难。
3.正确选词,合理安排句子结构顺序
在翻译中,选词也是很重要的,要学会翻译什么样的文本时选择什么样的词汇,在不同翻译目的的前提下学会选择词汇和安排句子结构。这也是搞好翻译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对于长短句的安排,针对不同国家的阅读习惯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和顺序,这样有助于目标读者对译本的接受。
4.合理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翻译
理论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做翻译,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目的论等等,这些理论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对我们进行翻译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知道作用,所以在我们的翻译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活动。但是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我们在翻译中不是说只靠一种理论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合适的翻译理论。 5.多背多练多讨论
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学习的翻译的时候,也要多背多练,背诵是为了记住更多的知识,而联系则可以使我们能够把我们记住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对于政论文来说,很多搭配都是固定的,或者是说事约定俗成的,所以,当我们掌握很多这样的固定搭配的时候,那么对政论文的翻译根本就不会太吃力。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在翻译中,我们也要学会和别人讨论,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翻译水平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汲取别人的精华,使自己的翻译水平能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自己的译文和小组译文进行比较,
可以看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四、总结
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知道翻译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好的翻译绝对不是把原文的一字一句硬搬迁来,而主要的却是要传达原来文章的神韵。泰特勒说过:一个好的翻译就是: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ive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所以在以后的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做到好的翻译还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要想做好,真的需要我们的多记,多积累,多了解。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选择了,就要努力向此方向迈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