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的固定资产核算
1. 购入固定资产
(1) 不需要安装的
设置“固定资产”科目,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存核算
借:固定资产的增加
贷:固定资产的减少
余:借方,表示固定资产的结存
例:用银行存款购机器一台,价值100000元,税额17000元,不需要安装直接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100 000
应交税费—增(进)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0
,现阶段的消费型
生产型的:购置用于生产的设备等所产生的直接计入其成本,不得抵扣
消费型的增税:购置的用于生产经营的动产,其产生的增值可以抵扣,而用于生产经营的不动产,以及非生产经营的动产和不动产均不得抵扣。
例:企业外购一座仓库,价值500000元,税率为17%,所有款项银行付讫。
借:固定资产 500000+500000*17%
贷:银行存款
(2) 需要安装
先计入“在建工程”,等安装、调试完成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增(进)”
贷:银行存款
安装时:耗费的材料、人工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增(销)”/“应交税费—增(进转出)”
注:若为动产,其相关的单独核算,与当期销项税额抵扣
库存商品自产自用,视同销售,按成本入账,但按销售价格计算。
100件 成本100元/件 200元/件
若为不动产,其不得抵扣,领用的已抵扣材料的必须转出。
“应交税费—增(进转出)
原材料:50000元 50000*17%
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 自建(不动产)
(1) 购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10
贷:银行存款 10
(2)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8
贷:工程物资 8
(3) 人工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4) 耗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值税—增(进转出)
(5) 耗用的库存商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销)
(6) 借入的资金在完工验收之前,其借款利息进行资本化(即计入固定成本),验收完工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财务费用”)
(7) 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8) 剩余式工程物资转材料
借:原材料 20000/1+17%
应交税费—增(进) 20000/(1+17%)*17%
贷:工程物资 20000
(9) 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 外包
签合同时,支付30%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竣工验收,支付全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4. 接爱投资
新设备投资
借:固定资产 价格入账
应交税费—增(进)
贷:实收资本
旧设备投资,按公允价值入账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笔记本电脑:4000元 10% 4年
折旧方法
1. 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用年限
净残值=原值*净残值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提取折旧的要求:
(1) 当月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增加的次月开始计提;
(2) 当月减少的,当月计提折旧,从减少的次月开始不计提;
(3) 已提足折旧的还继续使用,继续使用期间不计提;
(4) 提前毁损、报废的,从毁损、报废的交月开始不计提
2. 工作量法
汽车:98000元 196000公里 10%的预计净值
当月先驶5000公里,当月折旧?
5000*(98000/196000-9800)
3. 双倍余额抵减
设备:100000 5年 10%
第一年:100000/5*2=40000
第二年:(100000-40000)/5*2=24000
第三年:(60000-24000)/5*2=14400
最后两年,(100000-40000-24000-14400-100000*10%)/2
4. 年数总和法
设备:100000 8年 10%
年数总和=8+7+6+5+4+3+2+1=36
第一年:90000*8/36
固定折旧的核算: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的减少
出售、毁损、报废、盘亏、投资转出、置转、捐赠等
1. 剩余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累计折旧 5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2012年:5000 10% 4 2014年:出售 1000/3000
5000-1125*2=2500
购入:
借:固定资产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提折旧:2012年、2013年
借:管理费用 1125
5000-500)/4=1125
(
贷:累计折旧 1125
出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0
累计折旧 2500
贷:固定资产 5000
2. 产生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000/3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3000
3. 产生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4. 结转损益
损失:如果出售1000,亏损1500
借:营业外支出 1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
收益:如果出售3000,盈利5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结转入固定工科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500
500
资产清理
7 120
177 080
2 500
186 700
5 000
5 000
残料收入:
借:银行存款 6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500
损益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 57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750
入账价值=40000+500+2700=43200
借:固定资产 43200
应交税费—增(进) 68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平均年限法:(43200-2200)/5
双倍余额抵减法:
第一年:43200/5*2=17280
第二年:(43200-17280)/5*2=10368
第三年:(43200-17280-10368)/5*2=6220.8
第四年、第五年:(43200-17280-10368-6220.8-2200)/2=
年数总和法:5+4+3+2+1=15 43200-2200=41000
第一年:41000*5/15
第二年:41000*4/15
第三年:41000*3/15
第四年:41000*2/15
第五年:41000*1/15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例:4月车间耗费材料价值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2000元,车间产生的日常费用8000元,机器折旧6000元。按产品工时进行分配,其中:A产品6000工时,B产品工时4000工时。
借:制造费用 560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付职工薪酬 22000
银行存款 8000
累计折旧 6000
分配率=分配的费用/分配标准之和
=56000/(6000+4000)=5.6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6000*5.6=33600
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0*5.6=22400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3600
B产品 22400
贷:制造费用 56000
在产品与完工产品
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增加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数量
本期增加的产品成本=直接费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会计核算: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