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布置
一、 词语闯关。
dī àn dǔ chē zhú jiàn tián kòng
pú tao zhuāng jià tiào yuè é luǎn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曝晒(bào pù) 应和(hé hè) 绮丽(qí qǐ) ...
慰藉(jí jiè) 效率(lǜ shuài) 剥莲蓬(bāo bō) ...
三、 比一比,再组词
棉(______) 蜒(______) 嘲(______) 暗(______) 啄(______)
绵(______) 蜓(______) 潮(______) 谙(______) 逐(______)
1 / 6
四、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填空。
提(___)吊(___) 无可(___)何 山(___)地裂
铁(___)无(___) (___)眸皓(___) 志(___)高(___)
1.追求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抱负。 (__________)
2.没有办法,只好这样了。 (__________)
3.公正严明,不讲个人情面。 (__________)
五、 选择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虽然……还是…… 因为……所以……
1.是的,(_____)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_____)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2.正(_____)我喜欢吃鱼,(____)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3.薄薄的鸡蛋壳(_____)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____)它能够把受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2 / 6
4.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____)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____)可以一栏葡萄上路。
5.(______)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_____)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
六、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古诗三首》中,《芙蓉楼送辛渐》写的_______(时间)作者在江边送别_______的情景;《塞下曲》写将军_______准备_________的壮举,气概豪迈;《墨梅》赞美墨梅___________,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七、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3 / 6
2.首句中“_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写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B.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将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巧妙地烘托出来。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
D.“寒雨”后天非常冷,加上离别时的孤寂,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5.联系最后一句,说说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参
1、堤岸 堵车 逐渐 填空 葡萄 庄稼 跳跃 鹅卵
2、pù hè qǐ jiè lǜ bāo
3、棉花 蜿蜒 嘲笑 黑暗 啄食 连绵 蜻蜓 潮水 谙熟 逐渐
4、心 胆 奈 崩 面 私 明 齿 存 远 志存高远 无可奈何 铁面无私
5、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之所以 是因为 只要 就 虽然 但是
6、早晨 辛渐 雪夜 率兵追敌 不求人夸
7、
1.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寒雨 秋季
3.“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
5 / 6
4.D
5.示例:诗人因何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什么或犯什么罪了。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