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课题
贵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毕节市民族中学 设计者:杨菊杰 主题、单元或课的名称 学科 蛋白质结构及功能 年级 高二 班 12 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构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及加工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 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 知道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 4. 能够归纳总结本节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1.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通过动画和活动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 2.笔记记录每一个知识点,做填空题试卷巩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本内容选自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教学重点:氨基酸结构通式、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和蛋白质形成过程及它们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和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知识结构图: 影响蛋白质种类的因素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加工折叠蛋白质构成元素影响蛋白质种类的因素结构决定功能
信息化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本校学生特点:由于这一节牵涉到有机化学反应,学生们还没有学到有机化学,所以对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很难理解,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教学的教具帮助其理解。如:纸片模型、学生模型、 教学课件、FLASH动画、图像设计。学生的基础有限,必须有黑板板书,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节知识要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根据学情设计教案、准备课件及教具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如自制氨基酸的模型、多肽形成和蛋白质形成的相关材料等。 教学过程(活动),可画出教学流程图: 课上(开始、主体和结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的使用 开始课堂教学的引言,以图片和相应的用图片以创设情景,引跟着教师的引导进入课堂 问题引入课堂 出本节内容蛋白质 提出几个问题,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跟着教师的引导,不断进课件展示出氨基酸结并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使其形象思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构模型动画 维呈现空间结构模型。 课件展示要探究的问题 创设情景 构建模型 探究问题 纸片模型的制作,引导学生构建模型。 构建模型 得出答案 就探究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回答问题,并把问题写在笔记本上。 提出几个问题,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新问题 并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使其了解氨思考问题的答案 创设情景 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构建模型 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找出其影响蛋白质构建模型 种类多样的原因。 课件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动画 课件展示要探究的问题 得出答案 回答问题 就探究的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回答问题,并把问题写在笔记本上。 提出几个问题,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新问题 并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使其了多肽思考问题的答案 创设情景 加工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构建模型 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找出其影响蛋白质构建模型 种类多样的原因。 课件展示加工折叠形成蛋白质的动画 课件展示要探究的问题
得出答案 就探究的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回答问题,并把问题写在笔记本上 试卷练习 准备试卷,以填空题为主。 学生分组回答试卷上的问题 积极思考、小组讨论 试卷 拓展 学生分组 归纳总结 讲解拓展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课件提供拓展资源 黑板展示 把要回答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学生分组总结本节知识点 生分组总结。 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是用传统模式中的思维方法,探究氨基酸结构、脱水缩合的过程和蛋白质加工折叠形成蛋白质三个问题。 引入提出问题动画展示构建模型归纳总结 练习得出结论
2、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图片导入引入课题老师指导老师指导氨基酸的结构模型构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模型构建学生模型构建回答问题学生模型构建回答问题多肽加工折叠形成蛋白质,种类及功能课堂小结及练习思考思考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提出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生模型构建回答问题分组完成分组完成 教学评价: 1、评价方法:模型构建、学生课堂练习和总结。 2、评价目的: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知识点。 3、评价内容:本课件通过模型构建,了解学生认知目标达标程度,提供选择题、填空题以及问答题三种题型,以这三种不同的形式,考察学生能力的不同方面,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评或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思考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学生预习时,应该要求他们每组同学用不同的材料自制氨基酸的通式,并且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评价,指出各组的设计的优缺点,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再设计氨基酸的通式时,为了突出R基团的可变,应该多叫几个同学上讲台上去,将R基换成不同的基团,以体现出R基的不同; 3、 、多肽加工折叠成蛋白质时,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应该是每组学生自己牵起手来形成不同的肽链,再让个别学生到两组、三组或四组之间链接形成多肽以体现出蛋白质多样与肽链的空间结构和条数有关; 4、 学生归纳总结时,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应该分组回答问题; 5、 为避免学生回答时声音过小,老师应该重复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