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知满天教育)

2018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知满天教育)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18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知满天教育) 1:教育法律是教育法最主要的渊源。() 判断题 对 错

2: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判断题 对 错

3:“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反映了() 单项选择题

A、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B、学校课程逐步发展的现代教学方法 C、注入式的古代教学方法 D、等待开发的未来教学方法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单项选择题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单项选择题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6:课外作业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 判断题 对 错

7:启发性教学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这一教学要求是由教育家()提出来的。 单项选择题 A、孟子 B、朱熹 C、孔子 D、王夫之

8:促进的教育态度除了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咱我意识和教育的期待外,还包括() 单项选择题 A、理解学生 B、责罚学生 C、纵容学生 D、宽待学生

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0: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单项选择题 A、温故而知新

B、不凌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11: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判断题 对 错

12: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会变革。() 判断题 对 错

13: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14: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 单项选择题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关于教育起源,持“交往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杨贤江

B、叶澜 C、蔡元培 D、孟禄

16: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7:电子教案是课件的一部分。() 判断题 对 错

18: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单行条例。() 判断题 对 错

1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20: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洛克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2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贝尔

22:“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23:体态语言不能在教学信息传递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它() 单项选择题 A、稍纵即逝 B、表意不准 C、难以重复 D、直观性差

24: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 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25: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6: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单项选择题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27:()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单项选择题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锻炼法

2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2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 判断题

对 错

30: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单项选择题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31: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判断题 对 错

32: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__________为重要依据。() 单项选择题 A、教科书 B、课程设计 C、教学目标 D、课程标准

33:“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单项选择题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34: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3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单项选择题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科技

36: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班主任 B、班干部 C、学生会 D、班长

37: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38: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判断题 对 错

39: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40: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 判断题 对 错

4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42: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布卢姆夸美纽斯 单项选择题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43: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单项选择题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44: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C、素质教育

D、《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45: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单项选择题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46: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单项选择题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C、为繁荣文化服务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47: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48: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判断题 对 错

49: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成瘾已经使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尽量杜绝青少年上网。() 判断题 对 错

50: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判断题 对 错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教育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是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资料来源《教育法规概论》) 2:答案错误

3:答案A

4:答案A

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答案选A。 5:答案C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6:答案正确

7:答案C

8:答案A

促进的教育态度可分为四类,即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9:答案A

10:答案B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学习要按步骤,分阶段进行,而不能凌节而施。 11:答案正确 略。 12:答案错误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论有多大都不能超越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发挥作用,题干所指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13:答案A

“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这些都是固定的顺序,所以符合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错误

18:答案错误

19:答案C

答案为C示范性,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示范进行的,在书上第109页。 20:答案C

21:答案A

22:答案D

由题干可知,这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观点。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23:答案B

24:答案A

25:答案C

根据描述可以判断。直观性原则是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6:答案A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条件。 27:答案B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28:答案D

29:答案正确

30:答案B

31:答案错误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它的内容比艺术教育要宽阔得多。 32:答案C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33:答案C

34:答案A

35:答案A

36:答案B

37:答案A

38:答案错误

39:答案B

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40:答案错误

41:答案D

42:答案D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论著《大教学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是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的学科。 43:答案C

44:答案A

45:答案D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46:答案D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47:答案D

答案是D。书上第三章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里写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临界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 48:答案正确

49:答案错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让青少年深陷网络,又可以让青少年获得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运用网络,而不是因噎废食,杜绝青少年上网。 50:答案正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