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私淑艾的词语是什么

私淑艾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华佗养生网

私淑艾的词语有:遇人不淑,兰艾难分,方来未艾。

私淑艾的词语有:淑质英才,芝艾俱焚,三年之艾。2:结构是、私(左右结构)淑(左右结构)艾(上下结构)。3:注音是、ㄙㄕㄨㄞˋ。4:拼音是、sī shū ài。

私淑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引《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朱熹集注:“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於人,而窃以善治其身。”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於上;士子闢家塾,隆师友,私淑艾於下,自古而然矣。”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私淑艾,谓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奬进愚不肖者,则教行乎其间矣。”

二、网络解释

私淑艾私淑艾是汉语词汇,拼音sīshūyi,出处《孟子·尽心上》。综合释义: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朱熹集注:“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於人,而窃以善治其身。”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於上;士子闢家塾,隆师友,私淑艾於下,自古而然矣。”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私淑艾,谓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奬进愚不肖者,则教行乎其间矣。”网友释义:私淑艾是汉语词汇,拼音sīshūyi,出处《孟子·尽心上》。汉语大词典: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朱熹集注:“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于上;士子辟家塾,隆师友,私淑艾于下,自古而然矣。”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私淑艾,谓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奖进愚不肖者,则教行乎其间矣。”

三、词语解释

1.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私淑艾[sīshūài]⒈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基础解释: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关于私淑艾的造句

1、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造句)  

关于私淑艾的成语

方滋未艾  窈窕淑女  期期艾艾  遇人不淑  淑质英才  兰艾难分  兰艾同焚  三年之艾  私盐私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