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讨的词语解释是: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伯讨[bótǎo]⒈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
伯讨的词语解释是: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伯讨[bótǎo]⒈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 结构是:伯(左右结构)讨(左右结构)。 繁体是:伯討。 注音是:ㄅㄛˊㄊㄠˇ。 拼音是:bó tǎo。
关于伯讨的造句
1、一个住在三里屯幸福三村的老大爷正和修车摊的王伯讨论“京客隆超市”的韭菜到底贵不贵?三里屯的一天从下午开始。
关于伯讨的成语
沿波讨源 讨类知原 讨价还价 南征北讨 擒奸讨暴 东讨西征 穷波讨源 讨是寻非 瞒天讨价
关于伯讨的词语
东讨西伐 沿波讨源 相惊伯有 擒奸讨暴 讨类知原 自讨苦吃 东讨西征 讨是寻非 两面讨好 南征北讨
伯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引《公羊传·僖公四年》:“齐人执陈袁涛涂……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何休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徐彦疏:“即下二十八年晋侯执曹伯畀宋人,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
二、网络解释
伯讨bótǎo汉语大词典: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齐人执陈袁涛涂……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何休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徐彦疏:“即下二十八年晋侯执曹伯畀宋人,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其他释义:1.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