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习心得体会
1、焊接的时候,先把电烙铁在焊点处放一会儿,然后送焊锡丝过去,待锡丝熔化部分之后,把焊锡丝放到烙铁对面就可以焊出比较好的焊点。
2、磨刀不误砍柴工。刚开始组装电子套件的时候,我照着原理图就急着往电路板上按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插元器件然后焊接。第二次做电子套件的前一天晚上我拿出说明书,仔细看了一下前面的说明,才发现上面有建议的安装顺序,还有一条特别说明是电解电容要采用卧式安装以防盖子不好盖上。我拿出自己未完全焊接好的电路板一看,幸好电解电容只焊好了一个,其他焊好的元器件也不是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顺序焊接的。那天晚上又对着原理图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才弄明白具体应该如何安装。从这件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有多重要。大部分人都急着赶紧焊好,于是都不仔细阅读说明书,我也跟着大家急匆匆地焊接,结果浪费了更多时间。以后做事我一定会注意先做充分准备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效率。
3、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细心和有耐心。无论是焊接操作还是电子套件的组装,都很需要耐心和细心。焊接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把两个焊点焊在一起了,容易造成短路,这就需要我们格外细心。组装电子套件的时候,电路板上焊点多而且密,要是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没法完成组装任务的。
4、很享受电子电工实习带来的充实感与成就感。从上第一节课起,我对这门课始终是热情高涨的,一直都很集中注意力。无论是焊接立方体还是练习板焊接练习或是电子套件的组装,我都非常投入其中,一旦开始,便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很享受这门课给我带来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5、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其实并不难。刚开始拿到检测电子套件的元器件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除了电阻几乎就不认识别的元器件,拿出一堆的电容、二极管,却分不清具体是什么电容、什么二极管。核对物料清单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只好对着物料清单上的型号规格,企图在元器件上面的标称值中可以找到信息。组装套件的第一次课下来,我还没有把元器件清点检测完全,当时我很担心自己能否在下一次课完成组装任务。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上第二次组装课之前我对比着寝室的电话机,仔细研究了一下说明书,根据各种信息判断出很多不知道的元器件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次组装课,终于组装好了。听到电话铃响的那一刻我几乎兴奋得要跳起来。
6、熟能生巧。刚开始焊接电路板的时候,我焊出来的点很不合格,不是成圆形就是相邻点粘在一起,后来我从熟练的同学那里取经问道,很快掌握了一定技巧,越焊越好,就越来越有自信了。最后组装电子套件的时候我就可以很熟练地焊接了。
电子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月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练,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开始的时候,老师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实习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这次实习很累,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的最主要的是焊接相关的知识,比如焊接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下几步:
准备焊接:左手拿焊丝,右手拿烙铁。要求烙铁头保持清洁,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又一层焊接。
送入焊丝:当焊件表面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同时我也学到了焊接不同元件的方法,也掌握了根据电路图来焊接组装简单电器的能力,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
这次实习结束了,但是本次实习让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让我们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实习中所收获的知识,所获得的自我动手的能力,都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实习心得体会
电工电子实习是我进入大学二年级后的第一个实习,当然,在大一的时候,我进行过金工实习的训练,虽然对于实习我有必须的认知和了解,也有必须的经验,可是,在进行电工电子实习的时候,还是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可是,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们20_级电气10班所有同学的相互帮忙和相互鼓励下,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从这前后加起来相当于9天的电工电子实习中,我所学到和收获的,不仅仅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架构组成,还有如何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事,当然,我所在的班级也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也变得更加团结和友爱了。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感受颇深,从简单的焊接,到最终复杂的.组装,使我从中了解到学习和实践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依存的,少了哪一样,都不可能成功做好一个收音机。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海无涯,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电子原件的魅力才在我的世界刚刚开始,仅有继续以电子实习的感受和经验为基础,渐渐学习总结下去,才能使自我得到更多的提高
对于这次实习,我获得的心得体会大致总结如下:
1.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虽然以往也自我拆装过简单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都是不能相比的。
2.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
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本事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
随着实习的进行,我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相信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4.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经验。我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从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到最终能够收听多个频道的广播,我进行了多天的调试和纠错,在仔细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后,最终才完美解决了问题。
5.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忙,虽然抓烙铁的是一只手,可是后面有许多个头脑在指挥和支持着,大家一齐分析电路图,一齐解决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难题。也使班上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刻,班级更加团结了!
电子实习心得体会
一、实训目的
1、进一步熟悉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兵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学会电力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3、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动手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要求
1、按电器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要求合理布局
2、安装、调试电路板,测试波形、数据。
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转印机
2、示波器、万用表
3、覆铜板一块,电子元器件若干
四、实训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复习有关教材、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熟悉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和工作原理。分析电路中个点的电压波形。
2、设计、安装电路板
2、设计、安装电路板
1)用protel软件根据图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触发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图。要求印刷电路板按照规定尺寸设计,不留空余面积。
一般控制信号从左到右,强电信号从上流到下。~220v不能与印刷电路板连接,~220的阴险要用绝缘胶布牢固扎住。
2)绘制印刷电路板布线线宽要在1mm以上。为了避免干扰,布置地线时候应注意各级电路采用一点接地原则,加粗、缩短地线。
3)所有元件排列均匀,元件引脚、极性正确,布局合理,美观实用。注意变压器的同名端。
4)绘制的印刷电路板图,经审定后,制作印刷电路板。要求印刷电路板钱冲洗干净电路板,不含腐蚀物。钻孔准确,两面无损。
5)对焊接的要求是:净化元件引线和焊点表面,同种元件距离印刷电路板的高度一致,焊接牢固,无虚焊,焊点光亮、圆滑、饱满、无裂纹、大小适中且一致。
3、调试、检测电路
(1)整定移相控制电压uco=0v,偏移电压up=—4v。调斜率电位器rp3,改变锯齿波的上升斜率。使检测点tp7的脉冲前沿落在测检点tp3的锯齿波型。以后偏移电位器rp2,斜率电位器rp3不用再调整。
(2)改变移相控制电压uco=0~+8v,脉冲的一项范围d=0°~90°。
(3)用双线示波器观察测检点tp1~tp7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波形,测量波形的正负电压值(v),波形的周期(μs。ms),对齐相位,全部记录在下图中。
tp1:滞后市电电压180度;
tp2:波形的最低处为c1充电完毕,最高处是c1放电完毕;
tp3:c1开始充电就开始形成锯齿波,锯齿波的最高点就是c1放完电的时刻;
tp4:最低处为c1开始充电时刻,最高处为c1充电完毕的时刻;
tp5:最高一段是v4截止的时间,最低段为v4导通时间;
tp6:脉冲出现的时刻是v4导通的时刻;
tp7:最低点是脉冲出现的时刻,即是v4导通的时刻。
(4)测绘移相控制特性: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移相控制电压uco。用示波器观察测检点tp7的脉冲,记录在下表。作出α=f(uco)的移相控制特性的函数曲线。
(5)两板连接测量补脉冲:a、b两块板地线相连,a板补脉冲输出点接b板补脉冲输入点,观察记录b板上g、k两点之间的波形(应有双脉冲输出),判断何为补脉冲。
五、电路工作原理以及印刷电路板布线图
常用的触发电路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和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由于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具有较好的抗电路干扰、抗电网波动的性能及有较宽的调节范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电路由同步检测环节、锯齿波形成环节、同步移相控制环节及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等组成。
1、同步环节:
同步环节由同步变压器tb、晶体管v2、二极管vd1、vd2、r1、c1等元件组成,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同步就是要求锯齿波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的频率相同。锯齿波是由起开关作用的v2控制的,v2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v2截止持续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v2开关作用的晶闸管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要使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同步,必须使v2开关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频率达到同步。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来控制v2的通断,这就保证了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的同步。
2、锯齿波形成环节:锯齿波形成环节由vs、斜率电位器、r3、v1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及v2、v3等元件组成,其中v2是交流电源的同步开关,起到同步检测作用。
电路中由晶体管v1组成恒流源向电容c2充电,晶体管v2作为同步开关控制恒流源对c2的充放电过程。晶体管v3为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变换和前后级隔离作用,以减小后级对锯齿波线性的影响。
3、移相控制环节
移相控制电压uco、初相位调整电压up(up为负值)和锯齿波ut形成环节产生的锯齿波分别通过r6、r7、r8共同接到v4管的基极上,由三个电压综合后来控制v4的截止与导通。
根据叠加原
理,在分析v4基极电位时,可看成uco、up、锯齿波电压三者单独作用的叠加。只考虑锯齿波电压ut时ut’仍为锯齿波,只是斜率比ut低。同样,只考虑uco和up时,uco’和up’分别为与uco和up平行的一直线,只是数值较uco和up为小。
根据叠加原理,在分析v4基极电位时,可看成uco、up、锯齿波电压三者单独作用的叠加。只考虑锯齿波电压ut时ut’仍为锯齿波,只是斜率比ut低。同样,只考虑uco和up时,uco’和up’分别为与uco和up平行的一直线,只是数值较uco和up为小。
当uco=0时,改变up数值的大小,则v4开始导通的时刻就会根据up的增大或减小而前、后移动,也就是移动了输出脉冲的相位。因此适当调整up数值的大小,可使uco=0时的脉冲初相位满足各主电路的需要。如对于三相可控桥式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时,脉冲初始相位为120°,而大电感负载时,初始相位为90°。up电压确定后固定不变。改变uco的大小同样可以移动输出脉冲的相位。当uco=0时,输出脉冲相位为α0,uco增大时,输出脉冲相位逐渐前移,即α逐渐减小,从而达到了移相控制的目的。
关于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的具体分析:
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方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其中v1、vs、rp2和r3为一恒流源电路。
当v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i1c对电容c2充电,所以c2两端电压uc按线性增长,即v3的基极电位ub3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2,即改变c2的恒定充电电流i1c,可见rp2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
当v2导通时,由于r4阻值很小,所以c2迅速放电,使ub3电位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形成一锯齿波,同样ue3也是一个锯齿波电压,射极跟随器v3的作用是减少控制回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v4管的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直流控制电压uc0、直流偏移电压up三个电压作用的叠加值所确定,他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r8与基极相接其余部分,就是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以及强触发环节。
v4导通瞬间是脉冲发出的时刻,而v5持续截止时间即为脉冲的宽度,此宽宽与c3的反向充电时间常数r11c3有关。
锯齿波触发电路的特点:
优点: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不受电网电压波动与波形畸变的直接影响、抗干扰能力强,且移相范围宽。
缺点:该电路相对比较复杂,且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和控制电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