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与公伤的区别及工伤赔偿待遇: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等行政单位;工伤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伤不可参保;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公伤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争议解决途径也不同。工伤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进行,包括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赔偿。
法律分析
一、上班时间内发生疾病不算工伤吗?
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是指:
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及并导致死亡。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
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服役,因战、因工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针对转业军人的保护,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履行职责中负伤致残,依据《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之规定,军人伤残对于经有关部门评残,取得伤残军人证的退伍军人,如果在用人单位旧病复发,视同为工伤。
这主要考虑到军人为国家利益已经付出代价,为切实保障军人的利益而做出这样的规定。
二、工伤与公伤的区别是:
1、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也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有行政属性。
2、确定待遇的依据不同。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规确定。公伤待遇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3、能否参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工伤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4、待遇支付主体不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公伤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
5、争议解决途径不同。因工伤待遇发生纠纷,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解决。对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工伤待遇按照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赔偿,工伤严重的死亡,不严重的是十级伤残。工伤赔偿根据个人的平均工资和当地的经济水品为基准进行赔偿。对于即将退休的员工因工伤死亡的,需要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支付其养老基本缴付部分的金额。
结语
工伤和公伤在主体关系、待遇依据、参保范围、支付主体和争议解决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相应待遇;而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等行政关系中,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了解工伤和公伤的区别,有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