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9月份入园温馨提示

幼儿园9月份入园温馨提示

来源:华佗养生网


幼儿园9月份入园温馨提示

孩子上幼儿园了,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孩子从这一刻起, 就迈出了家庭的狭小天地, 而真正走进了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 然而, 孩子就为这一点, 将面临许多不适应: 没有亲人, 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 没有人整天围着自己转, 相反, 吃点心,玩玩具是不能随心所欲。 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哭闹, 这就是入园焦虑期, 有的孩子长则两三个月 , 有的一个星期, 一个月 , 这与教养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有关。 过渡焦虑期的长短不能代表什么, 这一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幼儿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入园前, 父母应替孩子多做些准备活动, 增强其自信心, 使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社会适应难关。

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父母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听, 令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 比如: 上幼儿园可以认识许多的新朋友, 可以跟老师学本领, 有许多的玩具, 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 全家人高兴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 并模仿游戏, 上课的情景。 家长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类似活动室一角的环境, 与孩子轮流扮演老师和幼儿, 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 而不会产生强烈的抗拒。

2.环境准备: 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附近幼儿园参观, 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 游戏活动, 认识老师及小朋友, 看看幼儿园的户外运动玩具, 认识老师和小朋友。 多带孩子串门, 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 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将来上幼儿园时,习惯与同伴一起活动。同时多让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区或是公园玩耍, 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这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3.自理能力准备: 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 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方法, 如自己握勺子吃饭, 不边看电视边吃饭, 更不可追着孩子喂饭, 孩子即便是吃得满地都是米粒也没关系, 大家都认同孩子的能力比地上的卫生更重要。 教会孩子用杯子喝水, 洗手、 擦嘴,认识自己的衣服、 鞋子, 穿脱鞋袜及衣服等等。 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 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 我饿了, 我热了,我想喝水, 我不舒服, 我尿裤子了, 我要大小便等, 并大胆地告诉老师。 另外, 训练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 是非常重要的自理能力内容。 可以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对大小便产生恐惧感,男孩站着小便, 女孩蹲着入厕, 更重要的是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会主动向老师说, 也许孩子有特殊语言, 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熟悉, 倘若孩子弄到身上, 我们要及时清洗, 更换。

4.时间准备: 家长可以在报名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 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 在家中, 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进餐, 睡眠。漱洗、 游戏等等。 早睡早起, 中午要睡午觉, 午餐定时定量, 并坚持执行, 养成孩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5.物质准备: 提前预备开学用品, 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的衣服放在写有孩子姓名的小包内, 既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 鞋的大小要适宜, 尽量选择底软, 跟脚轻便的鞋子, 适合跑跳活动。 由于孩子年龄小, 家长可多为孩子准备两套衣裤放在幼儿园备用, 以备孩子尿裤子, 呕吐时更换。 对于依恋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宝宝选择最喜爱的玩具或物品带到训练中心, 使其产生安全感。 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 放置孩子个人物品, 尤其注意开学前帮孩子剪指甲, 不让孩子带细小的物品入训练中心, 以免发生危险。

小朋友入园后家长要注意的方面:

1.孩子入园后, 家长必须立刻离开。 孩子入园第一天哭闹是正常的, 家长适当的安慰孩子就可以走了, 相信老师有能力把孩子哄好, 最不好的是孩子哭, 家长哭, 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 越发不愿上幼儿园, 也有爷爷奶奶留下陪孩子: 反正我不上班, 我就陪陪他, 或是上两天歇三天, 孩子是很敏感的, 听到这些, 孩子会哭闹的更厉害, 迫使家长做出让步,也有的孩子第一天, 第二天不哭, 而后来却开始哭起来, 家长认为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什么委屈, 就不送了, 其实, 这种波动是正常的, 面对孩子的哭闹, 家长要做的就是不间断的送, 那种上两天歇三天的做法不可取, 使得孩子有依赖性, 适应集体生活慢,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 听到孩子的哭闹很不放心, 便躲到墙角、 门后, 窗外看或中途来看孩子,怀着不被孩子发现的侥幸, 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 也是不可取的。 会导致平静的孩子哭起来, 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 妈妈们要注意多问一些正面的问题, 如: 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的事, 和小朋友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啊, 讲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 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 是不是想妈妈了。 本来孩子就觉得离开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 再一强化,很可能使宝宝伤心备至, 进而更对训练中心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幼儿园的事,也不要勉强, 相信过一段时间他高兴的时候你不让他说他也会说的。 新入园的孩子前一两个星期, 孩子可能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还可能身体不适, 不愿去幼儿园, 有的还可能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 这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 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尽量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 使孩子有安全感, 引导孩子发现幼儿园的乐趣。 和他们一起亲近。 对老师有信任感,一般情况下, 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 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坚决要求他去幼儿园的态度, 一般来说, 随着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 幼儿会在 20 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果孩子确实感冒不舒服, 也不要强迫他去幼儿园, 因为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愉快的心情, 让孩子在家里修养好了再来幼儿园。

2.认识新朋友, 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 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 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 玩一玩。 另外, 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 开学前几天, 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 老师会及时表扬您的孩子, 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要早接。 刚入园的孩子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 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 孩子会产生孤独、 失落, 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 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更怕上幼儿园。 新生入园初期尽量早点把孩子接走。

4.谈论幼儿园的活动。 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 倾听他们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 认识老师、 小朋友, 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

5.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养成良好的习惯, 早上 7: 30——8: 20 送幼儿入园,下午 16: 20——17:00 接孩子离园。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