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概况 .................................................................................................x
二、 受限空间施工程序 ............................................................................ x
三、 受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 x
四、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 x
五、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 x
受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
一、 概况
本方案特针对此受限空间作业制定以下相应的措施。
二、 受限空间施工程序
1、 作业申请
本工程所涉及的受限空间作业均必须按要求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 具体的办理程序如下:
本班组根据施工安排向项目 部质安部申请受限空间作业申请→质安部核实后向业主提出受限空间作业申请→检验受限空间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质安部根据施工情况确认安全措施→业主和质安部检验防护措施及应急措施是否合格→办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
2、 作业方案
施工班组办理好《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还应遵循以下程序:作业前质安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环境交底→检验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符合要求→作业人员作业。
三、 受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需包括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 作业单位、 作业的负责人及作业人员、 监护人、 签发的日期及作业时限、 作业内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受限空间内的氧气、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和有限时限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
2、 受限空间作业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 应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 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 作业环境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
4、 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 应对作业空间进行通风。 但禁止用纯氧气对有限空间通风。
四、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①建立、 健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 作业者、 监护者职责;
②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 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技术措施等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③保证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 检测、防护、 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④督促、 检查本单位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⑤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⑥及时、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 凡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施工、 检修、 清理作业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 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 任何人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 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 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 应了 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确认作业环境、 作业程序、 防护设施、 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 授权批准作业;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 当受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 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 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 报警、 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 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 保证在有受限空间外持续监护, 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 报警、 撤离等信息沟通;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 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 并在有受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5、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承包单位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 应严格承包管理, 规范承包行为, 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生产经营单位将受限空间作业发包时, 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 管理。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6、 生产经营单位在受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 应严格遵照本规范要求。 如缺乏必备的检测、 防护条件, 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 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
7、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 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受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进入受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 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 应记载培训的内容、 日期等有关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 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8、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 落实救援设备器材, 掌握事故处置程序, 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受限空间发生事故时, 监护者应及时报警, 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 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 救援器材, 严禁盲目施救, 导致事故扩大。
9、 受限空间发生事故后,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五、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1、 检测
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 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 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 爆炸性粉尘) 浓度值、 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 氧浓度(应在 19.5-23.5%范围内), 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 10%), 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 未经检测合格, 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 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实施检测时, 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 包括检测时间、 地点、 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 危害评估
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制定消除、 控制危害的措施, 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 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 通风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 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 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 防护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 照明设备、 通讯设备、 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当受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 检测、 照明、 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 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 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维护, 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 GB/T18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要求。 缺氧条件下, 应符合 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要求。
6、 应急救援装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等。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