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拉肚子的病因

拉肚子的病因

来源:华佗养生网


拉肚子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很多多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有些人爱吃油炸食物也会导致拉肚子,而引起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你知道拉肚子的发病原因到底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拉肚子应该怎么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拉肚子的病因2、拉肚子的临床表现

3、拉肚子的检查方法4、拉肚子的治疗

5、治疗拉肚子的误区6、拉肚子的饮食保健

7、婴儿拉肚子怎么调理8、小儿拉肚子怎么预防

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拉肚子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拉肚子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拉肚子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拉肚子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拉肚子。

拉肚子的病因

1、细菌感染

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拉肚子、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感染病毒

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拉肚子,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拉肚子、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

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其特点是:患者出现呕吐、拉肚子、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吃凉的食物

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食,喝凉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拉肚子。

5、消化不良

夏天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拉肚子、恶心、呕吐、返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6、肚子着凉

拉肚子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拉肚子。

7、水土不服引起的拉肚子

因为出行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和变化。

拉肚子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

(1)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

②慢性细菌性疾病;

③肠结核;

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

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②放射性肠炎;

③缺血性结肠炎;

④憩室炎;

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

②结肠腺瘤病(息肉);

③小肠恶性淋巴瘤;

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4)小肠吸收不良

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拉肚子的临床表现

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粉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

小肠病变的拉肚子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

霍乱弧菌所致拉肚子呈米泔水样。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拉肚子,粪便常带脓血。

1、明显的腹痛

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拉肚子,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拉肚子往往无腹痛症状。

2、肠源性拉肚子

包括肠道的各种炎症如菌痢、克隆病、不全肠梗阻、肿瘤、消化不良、菌群失调、对鱼、虾过敏,食物中毒及某些拉肚子药、降压药引起的拉肚子。

3、其他疾病的感染

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

各种感染可能成为拉肚子的病因,但也有在拉肚子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迁延性拉肚子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4、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

拉肚子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5、便意频繁

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

6、胃源性拉肚子

括胃部疾病和肠内容物或胆汁返流入胃造成的拉肚子。

其实,拉肚子的症状是根据其引发病因不同而表现不一的。以上是关于拉肚子的症状究竟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了解此病有帮助。专家介绍,患上拉肚子尤其要注意日常饮食,要少吃甜食,避免吃一些生冷的水果。最后,我们祝您早日康复。

拉肚子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拉肚子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拉肚子。

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拉肚子;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拉肚子。

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

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拉肚子,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拉肚子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3.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

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3.2右旋木糖试验

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

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3.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 CO2排出量增多。

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拉肚子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拉肚子及肿瘤性拉肚子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通过我们专家的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获益匪浅呢?我们希望用我们所知道的来为您服务,让您关注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能够远离疾病,生活快乐,家庭幸福。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就请登录我们的有问必答网咨询我们的专家吧。

拉肚子的治疗

湿热痢型

【主症】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白芍15g,黄连9g,黄芩12g,大黄6g,当归12g,木香9g,槟榔10g,金银花,川芎9g,麦芽12g,山楂15g,甘草6g。

【方解】方中以黄连、黄芩、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推荡积滞;白芍、当归、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川芎行气活血;麦芽、山楂消食化滞;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止痛之功效。

疫毒痢型

【主症】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更甚者津液耗伤,四肢厥冷,神志昏蒙,呕吐频繁,惊厥频频,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20g,黄连10g,黄柏10g,黄芩12g,当归12g,地榆12g,木香6g,大黄9g,秦皮10g,金银花30g,茯苓15g,赤芍10g,牡丹皮10g,山楂15g,甘草。

【方解】方中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秦皮清热解毒化湿;牡丹皮、地榆、赤芍、金银花以加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当归补血活血:木香理气导滞;茯苓健脾化湿;山楂消食化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凉血止痢之功效。

寒湿痢型

【主症】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腹胀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行气和血。

【方药】胃苓汤加减。

白术12g,苍术12g,桂枝9g,厚朴10g,炮姜6g,茯苓15g,陈皮12g,白芍,当归10g,木香9g,槟榔10g,麦芽12g,甘草6g。

【方解】方中苍术、白术、厚朴燥湿运脾;桂枝、茯苓、炮姜温化寒湿;陈皮、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当归、白芍活血养血,缓急止痛。

麦芽消食化滞;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温化寒湿,调气行血,健脾和中,切中寒湿痢之发病机制。

虚寒痢型

【主症】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人参10g,白术12g,诃子6g,罂粟壳6g,肉豆蔻9g,赤石脂15g,肉桂6g,炮姜6g,当归12g,补骨脂10g,白芍10g,木香6g,建曲12g,甘草6g。

【方解】方中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收涩固脱;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白芍活血养血,缓急止痛;炮姜、肉桂、补骨脂温补脾肾阳气,暖中散寒。

木香行气导滞;建曲消食化滞;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之意,温补、收涩、固脱之力较强,颇合虚寒痢之病情。

休息痢型

【主症】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黏冻。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味。

人参10g,白术10g,干姜9g,黄连9g,木香9g,槟榔10g,当归12g,山楂炭,甘草6g。

【方解】方中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养血活血:山楂炭化瘀消食治痢;甘草兼能调和诸药。

上药合用,共成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之剂,用于久痢不愈、寒热夹杂、时发时止的休息痢,可谓药证相符。

阴虚痢型

【主症】痢下日久不愈,下痢赤白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腹脐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口干。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泛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肠。

【方药】驻车丸加减。

黄199g,阿胶10g烊化,当归12g,炮姜Sg,白芍12g,黄芩12g,瓜蒌,陈皮10g,沙参15g,石斛12g,山楂炭12g,甘草6g。

【方解】方中黄连、黄芩苦寒以清肠止痢;阿胶、当归养血活血;炮姜温中健脾,制黄连、黄芩苦寒之太过;沙参、石斛养血生津。

方名:止泻散。

主治:拉肚子。

处方:老枣树皮炭四两、枯矾四两。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成人每次一钱,一日三次。儿童酌减。

禁忌:如拉肚子停止,立即停药,否者便秘。

苦辣土性热,味辛辣,辛开苦降,渗透性好,对消化不良引起的拉肚子,胃肠易激综合症拉肚子,功能性拉肚子,寒性拉肚子,小儿拉肚子都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使用方法:苦辣土5克,用米醋或白开水和糊,揉成饼状,加热后贴神厥穴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就见效。病症不同,需要10-40次不等。

治疗拉肚子的误区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我们都会有拉肚子这样的经历,拉肚子严重时我们就像虚脱了一样浑身无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出现拉肚子就会积极治疗,但是往往在治疗时大家又会走入一些治疗误区,这样对于治疗拉肚子是不利的。下面我们请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该问题。

误区一、腹痛立即吃止痛片

拉肚子时也会伴随着肚子痛,有人干脆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对付拉肚子疼痛。

专家介绍:吃止痛片能暂时缓解腹痛,但由于阑尾炎和拉肚子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

误区二、吃消炎药消毒止泻

很多人认为,拉肚子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泻了。对此,专家介绍,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感染时才能服用。

如果用消炎药来治疗拉肚子,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拉肚子等副作用。

误区三、喝大量白开水不吃饭

吃多少泻多少,还不如什么都不吃,多喝点白开水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受拉肚子折磨时的普遍想法。专家提醒,拉肚子期间也应坚持进食,因为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肠胃道恢复正常。

误区四、一旦止泻立即停药

由于引起拉肚子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细菌,如果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细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人体耐药以及多次拉肚子。专家指出,一般拉肚子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误区五、拉肚子后立即吃止泻药

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急诊科经常有拉肚子病人服用止泻药三五天后仍不见好转才来就医的。

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拉肚子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所以人们在拉肚子持续三天后应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温馨提醒:治疗拉肚子您是否用对方法了呢?相信看了专家的介绍,您现在已经知道该怎么正确治疗疾病了。治疗该病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走弯路。

拉肚子的饮食保健

一、慢性拉肚子饮食疗法

1.低脂少渣饮食

每天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拉肚子。故植物油也应,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氽、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

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拉肚子加重,当拉肚子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

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拉肚子,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2.高蛋白高热能

慢性拉肚子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贮存的热能消耗。

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可供给蛋白质lOOg/d左右,热能10.46~12,55MJ2500~3000kcal。

3.禁忌食物

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莱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二、急性拉肚子饮食疗法

1.急性期禁食

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

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拉肚子。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饮食选择

拉肚子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饮食禁忌

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首先要注意食物要容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不要吃过酸、过辣、调味品过重的食品 。要尽量食物维素,如韭菜、芹菜、萝卜等食品应尽量少吃。

有些病人病程较长,可根据病情,注意增加适当营养。应供给高热量、高蛋白质膳食,吃容易消化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食品。

通过以上所有内容的讲解,现在读者朋友们肯定对拉肚子的饮食疗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了解比较清楚了吧,只有我们平时多学习和了解拉肚子这种疾病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做好对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