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在六个月内向人民提起诉讼。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并由记录并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告知对方当事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因土地征收补偿款,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六个月。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拓展延伸
土地征收补偿款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
土地征收补偿款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土地征收补偿款诉讼时效为两年。具体适用范围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支付、计算、分配等相关争议。在土地征收补偿款纠纷发生后,申请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提起诉讼。超过时效期限的诉讼将被拒绝受理。然而,对于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等,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因此,当事人应及时了解土地征收补偿款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并在适用时限内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权益,有权在六个月内向人民提起诉讼。然而,在土地征收补偿款方面,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诉讼时效为两年。当事人应及时了解土地征收补偿款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并在规定时限内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第一款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第一款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