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正面条件和保证金或保证人的要求。
取保候审的条件和保证金或保证人的要求。
取保候审条件包括刑罚类型、社会危险性、健康状况等;保证人需符合条件,保证金数额根据案情、刑罚可能性和经济状况确定。
法律分析
需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一)正面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保证金或保证人的保证。
1、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等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拓展延伸
醉驾防范:如何规避刑拘风险
醉驾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规避刑拘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预防为主:避免饮酒后驾驶,尽量选择代驾、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如果必须自己开车,应提前安排无酒精饮料的代驾或者有酒精测试仪的司机。
2. 定期检查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包括刹车、灯光、轮胎等。合格的车辆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醉驾危害性的认识,增强道德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4.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醉驾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处罚力度和惩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和技能培训。
5. 建立酒驾黑名单:建立酒驾者的黑名单,对多次违法的醉驾者采取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其驾驶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规避醉驾带来的刑拘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提供保证金或保证人的保证。对于醉驾行为,我们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避免酒后驾驶,选择代驾或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和建立酒驾黑名单也是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规避醉驾带来的刑拘风险,保护交通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