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争议仲裁诉讼衔接顺序

劳动争议仲裁诉讼衔接顺序

来源:华佗养生网

1、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顺序是,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2、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限。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一、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区别

1、处理方式上的差别。

①劳动仲裁的处理方式为:倾力调解,尽量协商一致。

②的处理方式为:尽管原则上也期望调解成功,但法官案件甚多,不会有太多时间拘泥于调解,出判决必须及时。

2、审案水平上的差别。

①劳动仲裁员的审案水平为:虽经过专门训练和考核,但法律水准上一般略逊于法官,其审案有时过于关注细枝末节,未必是案情的真正焦点。

②法官的审案水平为:经过严格考试、训练,深谙法律,审案时直接针对焦点问题,断案麻利。当然,不同人的差别是巨大的,不能一概而论。

3、举证的严格程度的要求不同。

①劳动仲裁举证的要求是:一般接受当庭举证、甚至庭后补交证据。

②举证的要求是: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否则,除非是新证据(符合法律上“新证据”的要求),不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事实认定上的侧重点不同。

①劳动仲裁事实认定的侧重点在于:以尽量调查,贴近客观事实为基础。所以举证即使过期,只要是事实,均会接受。

②事实认定的侧重点在于:效率与公正的结合,注重证据,以证据反映的“法律事实”为基础。

二、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其他情形

1、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因当事人一方起诉而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也存在仲裁裁决在当事人起诉后经由特定的程序事项而恢复效力的例外情形。

2、根据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对经劳动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仲裁裁决从何时生效的解释》规定,仲裁裁决在起诉后经一定的程序事项后恢复效力的情形有两种:

①当事人申请撤诉经人民审查准予撤诉的;

②当事人因超过诉讼期间而被人民裁定驳回起诉的。

3、除此以外,仲裁裁决不存在起诉后经由一定的程序事项而恢复效力的其他情形。在审判实务中,常见人民对劳动争议案件经审理认为原仲裁裁决的内容并无不当的情形,对此有的按照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理念处理,即判决驳回不服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且认为在该判决生效后原仲裁裁决即视为生效。

4、对经过全面审理认为原仲裁裁决的内容并无不当的,人民应当将仲裁裁决中具有执行内容的部分吸收到判决主文中来。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