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管辖地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决定,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管辖。双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时,先起诉的一方为原告,人民应一并作出裁决。如果双方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起诉,后受理的应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的劳动争议,根据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法律分析
如何确定劳动争议的管辖地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一》
第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管辖。
第九条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管辖地的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的管辖地是指哪个有权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在确定管辖地时,通常会考虑以下标准和法律规定。首先,根据劳动合同签订地或劳动者工作地的原则,一般由该地的基层管辖。其次,如果劳动合同中有选择管辖的约定,将按照约定进行审理。此外,如果劳动争议与特定地点或特定法律行为有直接关联,相关也可能具有管辖权。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还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总之,劳动争议管辖地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工作地点、争议性质等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
结语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地是根据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来确定的。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那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来管辖。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双方对同一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同一起诉,先起诉的一方为原告,应当综合考虑双方的诉讼请求作出裁决。如果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具有管辖权。综上所述,确定劳动争议的管辖地需要考虑合同约定、工作地点等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二条 【仲裁案件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五条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