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诉讼时效是多久起算?

诉讼时效是多久起算?

来源:华佗养生网


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包括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或二十年,国际贸易合同的诉讼时效为四年。诉讼时效期间是法定的,不会因当事人的约定而变化。但若在时效开始计算之后出现权利人向起诉等情形,将会导致民事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此外,还介绍了民事纠纷管辖的确定方法。

法律分析

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或二十年,而针对国际贸易合同的诉讼时效则规定为四年。这些时效期间是法定的,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的约定就发生变化。但在时效开始计算之后,若是出现权利人向起诉等的情形,将会导致民事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一、一般民事诉讼有效期多长时间?

1、一般民事诉讼有效期是三年、或者是二十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是四年

《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四条【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二、民事纠纷管辖权怎么确定

民事纠纷管辖是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合同履行地人民,具体利益结合以下的规定来确定管辖: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

2、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法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四年、或者是二十年,通常在没有约定义务履行期限、后期权利人没有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且义务人也不曾主动履行义务的情形,将会适用最长二十年诉讼时效。在时效届满之后,若是向起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形,诉讼请求依旧会被受理。

结语

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和仲裁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时效期间的计算和管辖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或二十年,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为四年。在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向起诉等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此外,对于民事纠纷管辖的确定,应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来确定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或合同对履行地点的约定来确定管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机关、人民、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