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工资纠纷处理时间及员工工资争议举证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60个工作日内处理工资纠纷案件,复杂情况可延长30天;根据我国司法解释,支付工资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需提供工资支付记录和个人清单。
法律分析
一、劳动局工资纠纷多久能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资纠纷案件后,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30天。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第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三)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二、员工工资争议谁来举证
在很多的劳动工资的纠纷中,对于单位是否已经支付工资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双方常常会争执不下。但是,根据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是否已经支付工资的举证责任应该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这就是说,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资料至少要达到两年。而《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所以,对是否支付(加班)工资的劳动争议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结语
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60个工作日内处理工资纠纷案件,复杂情况下可延长30天。对于员工工资争议中,是否支付工资的举证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根据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用人单位应保留支付工资的相关资料至少两年,并提供工资清单给劳动者。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提供证据,对方当事人可以推定其主张成立。因此,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