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需注意两点:结构和语言。
结构方面,散文应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在写作时,需有“见”或“闻”的着笔处,随后产生联想与抒发感受。巴金的《灯》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展示了这一特点,可作为参考。
语言方面,美的语言不一定华丽,重要的是能够准确表达思想感受,给人以启发与思考。坚持散文语言具有哲理性,没有“名言”,别写散文。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在于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展现性格特点或事情的发展意义;而散文侧重于就一个事件、场面或景物抒发思想感情。
立意需从生活实际出发,依靠鲜明感受与观察能力,捕捉心灵颤动、思想闪光。如作家杨朔,由茶花引发思考,记录下来,最终形成《茶花赋》。
构思过程中,需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等问题。选择适宜的体裁,如书信、随笔、游记、回忆录等,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寻找线索,如情感、事物、人物或思绪等,将散乱材料串联起来。情感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等皆可作为连接点。
创设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统一。意境应富有诗意,可以捉摸、感受,既有物质性、形象性,又具有精神性、性灵性。
布局方面,散文篇幅虽短,但结构十分重要。借鉴苏州园林布局,讲究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的配合与层次。有时需讲究对称或对比,整体布局要讲究艺术性。
断续技巧,使散文行文挥洒自如。记住:知道多的地方,要少写或不写,通过“空白”处理使散文散起来,同时也能使散文含蓄。通过阅读古人优秀作品,学习断续技巧,多实践,便能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