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泾字的成语 泾字的成语有哪些

泾字的成语 泾字的成语有哪些

来源:华佗养生网


泾字的成语 泾字的成语有哪些:

泾渭自分泾渭不分泾渭自明清渭浊泾浊泾清渭泾渭分明丘壑泾渭泾浊渭清泾清渭浊泾渭同流渭浊泾清

泾的笔顺是点、点、提、横撇。

泾字的笔顺图解

共八画

1

2

3

4

横撇

5

6

7

8

泾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泾的拼音为jīng,部首为氵,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ㄐㄧㄥ,笔顺编号为44154121。

泾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泾的详细内容

(1)(名)泾河;发源于甘肃;流入陕西。(2)(名)泾县;在安徽。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涇【卷十一】【水部】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古靈切说文解字注(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禹貢雍州曰。涇屬渭汭。周禮職方氏曰。雍州、其川涇。前志曰。安定郡涇陽、幵頭山在西。禹貢涇水所出。東南至陽陵入渭。過郡三。行千六十里。雍州川。陽陵屬左馮翊。過郡三者、安定扶風馮翊也。今甘肅平涼府附涼縣府西南有故涇陽城、漢縣也。幵頭山亦作筓頭山。始皇紀作雞頭山。在今平涼府西南四十里。今涇水出山之涇谷。經涇州。又經陝西邠州長武縣。至西安府高陵縣西南二十里入渭。曰涇口。大致東南流也。涇濁渭淸。故詩曰涇以渭濁。涇水漑田之利。自秦漢鄭國白公而後。迄於唐宋元明。皆修傷白渠。雝州之川也。周禮職方氏文。班氏述地理志曰。采獲舊聞。考迹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故每言禹貢某山。禹貢某水。某州川。某州浸。許意略同。从水。巠聲。古靈切。十一部。按爾雅直波爲俓。釋名作直波曰涇。云涇、徑也。言如道徑也。莊子。涇流之大。司馬彪云。涇、通也。大雅。鳧鷖在涇。鄭箋曰。涇、水中也。與下章沙訓水旁爲反對。謂水中流徑直、孤往之波也。今蘇州嘉興溝瀆曰某涇、某涇。亦謂其可徑通。

三、百科解释

形声。从水,从巠,巠亦声。“巠”义为“南北向的”、“纵向的(由高向低处的)”。“水”与“巠”联合起来表示“南北流向的水流”、“由高处向低处流的水”。本义:由北向南、由高向低流动的水。特指:泾水。

四、康熙字典

涇【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水名。《說文》水出安定涇陽开頭山。《書·禹貢》涇屬渭汭。《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又丹陽有涇水。《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又交趾有涇水。《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又通也。《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註》涇,通也。謂通流也。又州名。《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見《廣輿記》。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

下面介绍下泾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泾】字的成语有:

泾渭自分泾渭不分泾渭自明清渭浊泾浊泾清渭泾渭分明丘壑泾渭泾浊渭清泾清渭浊泾渭同流渭浊泾清

关于【泾】字的诗词有:

《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横泾·横泾阿妹试衣新》《泾溪·泾溪石险人竞惧》《风泾归舟·风泾接魏塘》《泾州塞·行到泾州塞》《戏元弼·浊泾清渭不同源》《题宁国府泾县琴高堂》《绝句梅花·据渭浮泾雪浪开》《姑胥行·香泾无故流》《遇雪将访泾川》

关于【泾】字的组词有:

洋泾浜泾川锦帆泾下横泾泾渭泾水泾溪泾州洋泾话新泾港四泾渭泾锦泾采香泾泾州古城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泾渭自分

关于【泾】字的书法图有:

  • 吴大澄
  • 王澍
  • 衡方碑
  • 默曹残碑
  • 仰嘉祥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