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饷的汉语大词典是:明末为农民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饷”。《明史·杨嗣昌传》:“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明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辽饷、剿饷、练饷至千有七百馀万。”。
剿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剿饷详细内容】
明末为农民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饷/'。
二、引证解释
⒈明末为农民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餉”。引《明史·杨嗣昌传》:“初,嗣昌增剿餉,期一年而止。”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明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辽餉、剿餉、练餉至千有七百餘万。”
三、网络解释
剿饷剿饷是明末田赋加派的赋银。亦指为筹措农民所用的军饷。明末农民遍及各地。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准备增兵增饷,农民。文秉《烈皇小识》(卷五):“户部苦于无饷,杨嗣昌建议,每条银一两,加银三分,名因粮就饷。共加赋二百万,以济军需。有诏暂累吾民派一年,除此心腹大患等语。”
四、综合释义
明末为农民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餉”。《明史·杨嗣昌传》:“初,嗣昌增剿餉,期一年而止。”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明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辽餉、剿餉、练餉至千有七百餘万。”
五、关于剿饷的成语
六、关于剿饷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