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方式后的血压情况: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然持续高于140/90mmHg,那么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即服用降压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除了血压数值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全面评估。这包括考虑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靶器官损伤、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等。根据评估结果,
根据我国的标准,当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时,建议开始服用降压药。除了服药,患者还应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注意休息。值得注意的是,血压高的症状在不同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在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症状,而有些人可能在劳累、精神紧张或情绪...
当血压高压超过160mmHg,低压超过100mmHg时,通常需要吃降压药来控制。具体来说: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时,暂时不需要吃降压药。可以先尝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调整饮食等,观察3个月看血压是否能降至正常。如果血压能降至正常范围,就不需要吃降压药;...
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高血压患者需要选择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中度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物,以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争取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可以放宽至150/90mmHg以下。综上所述,中度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并坚持降压药物治疗,以有...
一般血压高压高于150mmHg,低压高于100mmHg,持续不降,就需要进行药物降压治疗。以下是关于服用降压药的具体条件和情况的详细解答:血压持续高于一定值:当血压的高压持续高于150mmHg,低压持续高于100mmHg,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有所下降,此时需要考虑进行药物降压治疗。调整生活...
血压多少需要吃药,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具体情况: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50/95mmHg,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低于160/100mmHg,建议先进行生活干预,如调整饮食、适当有氧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尝试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若经过生活干预后,血压仍不能降低,再...
血压在90至140范围内,并不一定需要立即服用降压药。是否用药应视个人情况而定。这一血压范围通常被归类为轻度高血压,其治疗决策涉及多个考量因素。首要的是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其他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此外,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相关症状也是医生判断的重要参考。若患者无明显症状...
血压140/90mmHg从血压数值角度上去分析,按照《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属于1级高血压,也就是轻度的高血压。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血压仍然超过140/90mmHg,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血压数值是心血管病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
血压在140/90mmHg的水平,可以暂时不服用降压药物而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降低血压,比如通过钠盐摄入、减轻体重、清淡饮食,保证休息、睡眠。如果通过上述生活方式改变血压能够得到明显控制,就不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但如果合并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情况,虽然血压仅在140/90mmHg属于1级高血压,...
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情况,建议患者选择性地服用降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以下是关于服用降压药的详细说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确诊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治疗建议:一般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等。若非药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