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先利后义者荣

先利后义者荣

先利后义者荣相关问答
  • 《荀子》中的“先义后利者荣”下一句是什么?整句话什么意思?

    在《荀子》中,“先义后利者荣”下一句是“先利而后义者辱”。这句话阐述了在处理安危利害时的正确态度与错误态度。荀子认为,一个人应当将道义放在首位,再考虑个人利益,这样的人才能得到荣耀和尊重。而那些只看重个人利益,忽视道德原则的人,最终只会遭受耻辱。以义为先的人,其道路会更加宽广,常能获得他人的支持与认可,生活...
  • 有关义和利的谚语

    关于义和利的谚语,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表述:1.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这句话强调了在做事情时,如果把道义放在利益之前,会得到荣耀;反之,则会遭受耻辱。2. 居利思义,在约思纯。在享受利益时,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在处于困境时,要保持内心的纯正。3. 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
  •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2...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2”这句话的意思是:荣与辱的最大区别,要看一个人对安危利害态度来判别,把义放在首位然后取利的为荣,把利放在首位而后才求义的就是辱;以义立身的就荣耀相随,处处通达,以利立身的就耻辱...
  • 先义后利者容 先利后义者辱 解释

    荣:光荣.句意:先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后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光荣;先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后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可耻 精解:做事要先合乎礼法,然后再图利.否则可耻 义:对...有益.合乎礼法的事.利:对...有利.能产生利润的事.荣:光荣.句意:先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后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光荣;先做对自己有利...
  • 义可损利,而利不可损义,你是否认同此观点

    这句实际是“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篇》演变而来 意思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指荣辱取决于道德。而“义可损利,而利不可损义”则是 “义利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孔子最早提出“义”和...
  • 有关义和利的谚语

    1、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2、居利思义,在约思纯。3、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4、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5、以义取利,利义共生。6、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9、仁义而已矣...
  • 有关义的谚语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这句话表明了对待义和利的态度决定了人的荣辱。先考虑道义再考虑利益的人会受到尊重,而先考虑利益再考虑道义的人则会受到耻辱。它倡导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道义的重要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将君子和小人对义利的态度进行了对比,君子看重...
  • 荀子经典名言及释义,《荀子》25句精髓

    释义:在人的举止行为中,没有什么比礼仪更加贤明的了。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释义:先考虑道义然后再去考虑利益就会取得荣耀,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就会受到耻辱。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释义:学习到了行动也就达到了目的。
  • 以义制利的出处?

    墨家主张把道德追求和利益追求结合起来,“以义制利”,并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阐述得最为深刻,他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承认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义利两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张“以义制利”,(《正论》)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
  • 关于知荣明耻的名言啊越多越好

    1. 德谟克利特: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2. 荀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3. 孟德斯鸠: 对于光荣的企求,和生物所同具的保全生命的本能,其间并无区别。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